粉署得休暇,偶登冶城巅。
令公有墓道,灌莽浮荒烟。
遗容俨鸾鹄,盛服严貂蝉。
褒赠恤典重,报祀时荐蠲。
缅怀临难日,力战操戈鋋。
君臣义所重,父子躯同捐。
岂伊一门间,卓尔忠孝全。
晋士轻节槩,放旷尚虚玄。
宜含瓦石者,视死犹生年。
炳焕留盛名,上与星日悬。
岂特式臣庶,端足扶坤乾。
嗟彼负国徒,亦拜祠堂前。
后来建康倅,允矣希其贤。

【注释】

谒:拜。

粉署:指官署,即官府。休暇:闲暇。

冶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为吴王夫差所筑。

灌莽:杂草。

遗容:已故的面容。俨:形容仪态端庄。鸾鹄:传说中的仙禽,这里比喻忠贞之节。

盛服:华丽的服装。严:严肃。貂蝉:古代冠冕上的一种装饰物,用黑玉制成,下垂至颌下,用以象征贵戚的身份。

褒赠恤典:褒奖死者给予厚葬。

报祀:报答祭祀。荐:祭品。蠲(juān):免除,这里指免去烦劳。

临难日:临危之时。力战:奋力战斗。操戈鋋(chán):拿着武器。

君臣义所重:忠臣孝子所看重的道义。

父子躯同捐:忠臣孝子为了国家可以舍弃生命。

卓尔:卓越出众的样子。

晋士:指晋国的士人。轻节概:轻视节操、气节。放旷:超脱旷达。尚虚玄:崇尚虚无玄妙。

瓦石:喻卑贱。视死犹生年:看待死亡如同看待活着一样。

炳焕:光辉照耀。留:留下。盛名:崇高的名声。上与星日悬:好像星宿和日月一样高挂天际。

式:效法、仰慕的意思。

端足:全脚着地。扶坤乾(qián qián qūn):扶持乾坤(即天地),指帝王统治天下。

嗟彼负国徒:叹息那些背信弃义的人。负国:对国家不忠。亦:也。拜祠堂前:到祠庙跪拜致敬。

后来建康倅(cuì):后来担任了建康府的长官。允矣:确实如此。希:希望。

式臣庶:仿效臣民。端足:全脚着地,形容谦恭的态度。

嗟彼负国徒,亦拜祠堂前:感叹那些背信弃义的人,也来拜谒这祠堂。

【赏析】

《谒卞忠贞祠》,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共四首。此为第一首。该诗以卞聏为主人公,歌颂他的忠贞节烈,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烈士的崇敬之情。全诗意境高远,格调雄浑,情真意挚,感人至深。

卞聏,字安仁,东晋时人,曾为吴国尚书郎。他为人耿直,刚正不阿,深受当时百姓的敬重。元嘉元年(434)被害,时年仅三十八岁。据《宋书》记载,他在临刑前曾说:“我死后愿葬在吴地。”其妻闻此言后,悲痛欲绝,便随他而去,一同埋于江边,成为当地百姓景仰的忠烈之士。

首联“粉署得休暇,偶登冶城巅”,诗人以官场的闲逸和偶然登上冶城巅的游赏,作为对卞聏生平境遇的一个铺垫。诗人在这里既交代了卞聏生前的身份地位,又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沉浮起伏,表现了他一生坎坷的命运。同时,“粉署”一词也暗含了卞聏因忠诚而被贬谪的寓意,为下文对他的赞颂埋下伏笔。

颔联“令公有墓道,灌莽浮荒烟”,则进一步描绘了卞聏的墓地情景。这里的“令公”是指孙权,孙权是卞聏的恩主,曾任命他为从事中郎。卞聏死后,孙权为他修建了墓地。而墓地之上长满杂草,一片荒凉景象。这一联通过描绘墓地荒芜的景象,表现了卞聏生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他死后的凄凉境遇。

颈联“遗容俨鸾鹄,盛服严貂蝉”,则是对卞聏形象的刻画。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卞聏的遗容比作高飞的鸾鸟、庄重的天鹅,将他的盛服比作华丽的貂蝉冠冕。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卞聏生前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的形象,展现了他非凡的气质和风采。

尾联“褒赠恤典重,报祀时荐蠲”,则转向对卞聏身后之事的叙述。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对他死后的追念和怀念之情,以及对他生前所受褒奖和恤典的赞扬之意。此外,尾联还提到了卞聏死后的祭祀活动,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意境宏大深远。诗人通过对卞聏生前事迹的叙述和对其死后的评价,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烈士的崇敬之情。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卞聏生前和死后境遇的对比,突出了他的忠贞节烈品质,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