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震旦始乾竺,扶老应须栖此杖。
铃铃琅琅妙且奇,撼振一声空谷响。
或时化作飞龙威,长空如水何相持。
有时比翼论端的,方觉玄关显现时。
志悟未通心委曲,鸿蒙浑沌同尘俗。
蓦然一悟凌烟霞,觉此觉他方意足。
神眸昭昭众生顾,隐隐微微如法故。
每担日月猢狲藤,簟食由来饱祗树。
这首诗出自《续传灯录》,由唐代诗人贾岛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赓僧锡杖歌
“赓”是接续、延续的意思,“僧”指僧人,“锡杖”是一种僧人所用的杖,这里泛指佛教法器。“歌”指的是歌唱或者吟诵。整句的意思是:“僧人在继续歌唱他的锡杖。”由来震旦始乾竺
“震旦”指的是中国,“乾竺”是指印度。整句的意思是:“从古到今,中国与印度都是佛教的起源地。”扶老应须栖此杖
“扶老”指的是照顾年长者,“栖此杖”指的是依靠这把锡杖。整句的意思是:“照顾老人应该依靠这把锡杖。”铃铃琅琅妙且奇
“铃铃”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琅琅”也是形容声音清亮。整句的意思是:“这把锡杖的声音清脆而神奇。”撼振一声空谷响
“撼振”指的是震动,“一声”是强调,“空谷”指的是空旷的山谷,“响”指的是回声。整句的意思是:“这把锡杖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或时化作飞龙威
“或时”指的是有时,“化作”指的是变成,“飞龙威”指的是巨大的威力或者威严。整句的意思是:“有时这把锡杖会变成巨大无比的威严。”长空如水何相持
“长空”指的是天空,“如水”指的是像水一样平静,“何相持”是提问如何能够支撑。整句的意思是:“天空如此平静,它如何能支撑这把锡杖呢?”有时比翼论端的
“比翼”指的是并排飞行的鸟,比喻夫妻或伴侣。“论端”指的是讨论或者辩论。整句的意思是:“有时候我们会并排讨论这把锡杖的问题。”方觉玄关显现时
“玄关”指的是佛门的入口,也就是禅宗中的顿悟。整句的意思是:“当突然领悟到这个玄关的时刻。”志悟未通心委曲
“志悟”指的是意志上的领悟,“未通”指的是没有完全领悟,“心委曲”指的是心意上的曲折。整句的意思是:“虽然我的意志上有所领悟,但内心的心意仍然曲折复杂。”鸿蒙浑沌同尘俗
“鸿蒙”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地形成之前的状态,“浑沌”也是混沌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我的心境就像鸿蒙和浑沌一样,与世俗相同。”蓦然一悟凌烟霞
“蓦然”指的是突然,“一悟”指的是一次领悟,“凌烟霞”指的是超越云霞。整句的意思是:“我突然领悟了这个道理,超越了云霞。”觉此觉他方意足
“觉此”指的是理解了这一点,“觉他”指的是理解他人,“方意足”指的是心中满足。整句的意思是:“我理解了这一点,也满足了他人的理解。”神眸昭昭众生顾
“神眸”指的是神通广大的眼睛,“昭昭”指的是明亮清晰。整句的意思是:“我的目光明亮清晰,众生都在注视我。”隐隐微微如法故
“隐隐”指的是隐约可见的样子,“微微”指的是细微的样子。整句的意思是:“众生的思绪就像法理一样微妙。”每担日月猢狲藤
“担月”,指承担月光,“担日”指承担太阳,“猢狲藤”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整句的意思是:“我经常承担着月亮和太阳,就像猴子攀爬藤蔓一样。”簟食由来饱祗树
一种轻便的饭桌,“祗树”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整句的意思是:“我常常吃饱了就坐在树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