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亭郭外郁森森,华表遥瞻门世深。
匝地虬龙盘墓道,百年豺獭在人心。
阶前自映苍苔色,叶底频传好鸟音。
却忆沛中提剑日,太平祖腊到于今。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登高望远之际所作。
首句「草亭郭外郁森森」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草亭位于郭外的山野中,周围草木茂盛,显得幽深寂静。
第二句「华表遥瞻门世深」,诗人站在草亭上远眺,可以看到远处的华表(古代建筑中的装饰物),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通过华表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观察。
第三句「匝地虬龙盘墓道」,诗人用”匝地虬龙”形容墓道上的藤蔓缠绕,形象地描绘了墓地周围的植被茂密,仿佛有蛟龙盘踞其中。这里的”匝”字表示环绕、覆盖的意思,”虬龙”指的是盘旋曲折、气势磅礴的龙形植物。通过这一形象,诗人展现了墓地的庄严与神秘。
第四句「百年豺獭在人心」,诗人进一步将目光转向人间,描述了豺狼等凶猛动物的存在,暗喻着社会上的恶势力仍然潜伏于人心之中。这里的”豺獭”指的是凶狠狡猾的野兽,而”人心”则指代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豺獭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第五句「阶前自映苍苔色」,诗人回到草亭前的台阶上,观察到台阶前覆盖着厚厚的青苔,这些青苔见证了岁月的痕迹,反映出时间的流逝。”苍苔”指的是深绿色的苔藓,”映”字则表现了苔藓的颜色与台阶的相互映衬。
第六句「叶底频传好鸟音」,诗人继续描述草亭内的景致,发现树叶底下经常有鸟儿啼鸣的声音,这些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为宁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气。这里的”叶底”指的是树叶茂密的地方,而”频传”则表示频繁出现的意思。
最后一句「却忆沛中提剑日,太平祖腊到于今」,诗人突然回忆起曾经在沛郡(今江苏徐州)挥剑的日子,那时社会安定祥和,如同祖先们所期望的那样。这里的”沛中”指的是沛郡,”提剑日”则是指过去的某个和平时期。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怀念和对现在安宁生活的珍惜。
这首诗以草亭为背景,通过对草亭内外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