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若下城,暮驱笠泽艑。
景物忽已改,川原亦邈缅。
娱目惟清晖,百里同一眄。
月出梅堰高,水落松陵浅。
曲渚屡萦纡,环洲溯回转。
澹澹波生烟,遥遥云没岘。
枫林霜欲丹,蒹葭露初泫。
境会心自恬,神旷理逾显。
同怀寄秋水,离念得所遣。

《苕溪泛月寄子勺》

秋夜归自苕水泛,月莺脰湖寄沈子勺。朝辞若下城,暮驱笠泽艑。

景物忽已改,川原亦邈缅。娱目惟清晖,百里同一眄。

月出梅堰高,水落松陵浅。曲渚屡萦纡,环洲溯回转。

澹澹波生烟,遥遥云没岘。枫林霜欲丹,蒹葭露初泫。

境会心自恬,神旷理逾显。同怀寄秋水,离念得所遣。

【注释】

苕:地名,在今浙江湖州。苕水:即苕溪。

若下城:即若下邑,在今浙江绍兴附近。

艑:小舟。

清晖:月光明亮。

梅堰:地名,在今浙江绍兴西南。

松陵:地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北。

萦纡:曲折环绕。

澹澹:水波荡漾貌。

遥:远。

湛: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苕溪泛船时,看到秋天美丽的景色,便把这种美景寄给朋友沈子勺,表达了他内心的愉快和喜悦。

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交代了泛舟的缘由,是秋天傍晚时分,诗人从若下城出发,乘坐小船来到苕溪。“苕溪”是一条流经今浙江绍兴一带的小河。

颔联写景物变化之大。诗人由早晨出发时的宁静美好,到黄昏时到达苕溪时看到的景物,变化很大,视野也更加广阔。“邈缅”意为遥远而渺茫,形容视线所及之处无边无际。

颈联写泛舟所见之美景。月亮从梅堰上空升起,照亮了整个湖面;湖水退去后,露出一片浅滩。接着又写到湖中的小岛,它们时而曲折回绕,时而顺流而下,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

尾联抒发内心情感。水面上倒映着天空中的云彩,仿佛云彩都在水中飘荡。两岸的树叶因霜色而呈现红色,芦苇上的露珠还未完全消失。这时,诗人心境平和,思绪也变得开阔起来,对自然的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傍晚时分在苕溪泛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美感享受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