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春城寺,翛然对野僧。
庭乌朝下食,山鬼夜窥灯。
心义空微晤,尘劳断未能。
松寮疏雨过,片月照枯藤。
诗句解读与注释
寥落春城寺:描述春天的京城寺庙显得空旷寂寥。“寥落”形容寺庙周围环境空旷,无人声喧闹;“春城”可能指北京或其他大城市中的城市景观。
翛然对野僧:形容与野僧相对无言,表现出超脱和宁静的态度。“翛然”意味着轻松自在,不受世俗束缚;“野僧”指的是在寺庙外修行的僧人,可能与世隔绝。
庭乌朝下食:描述乌鸦在庭院中早晨觅食的情景。“庭乌”特指乌鸦,常在黄昏或清晨活动;“朝下食”表明其活跃的时间点,强调时间感。
山鬼夜窥灯:形容夜晚山中的鬼魂窥探寺庙中的灯光。“山鬼”指山林间的神秘鬼魂;“夜窥灯”描绘一种夜间的好奇或探查行为。
心义空微晤:表达内心的道德信念虽微小但存在。“心义”指内心的道德或信念;“微晤”即细微的会面,可能是指内心与外界的联系。
尘劳断未能:表示世俗的困扰无法断绝。“尘劳”指世间的烦恼和劳累;“断未能”强调这种困扰是持续存在的。
松寮疏雨过:描述在松树林中听到稀疏的雨声。“松寮”指松树林中的小屋;“疏雨过”描绘雨水稀疏地落下的景象。
片月照枯藤:形容月光下的枯藤显得格外凄凉。“片月”指微弱的月光;“枯藤”描绘了植物因缺乏水分而枯萎的状态,增加了一份凄凉感。
译文
春日京城的寺院显得空旷寂静,我独自面对城外的野僧,他们与我相对无言,保持超脱和宁静。晨光中,乌鸦在庭院中觅食,而夜晚,山中的鬼魂窥探着寺庙中的灯火。尽管我心中的道德信念微小且存在,但世俗的困扰却是不断。在松树林中,我听到了稀疏的雨声,而那明亮的月光下,那些枯萎的藤蔓显得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京城与郊外的寺庙环境,以及不同时间段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描写乌鸦、山鬼、松树林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情感变化。同时,诗中的“心义”、“尘劳”、“松寮”、“疏雨”等关键词也富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到见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却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邃,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