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池上飞,燕子梁间语。
从此送春归,能消几番雨。
注释:在春末时,苦雨连绵。杨花飘飞在池上,燕子飞翔在梁间。从此送走了春天和它所带来的雨,还能再迎来几次雨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春暮时节雨中景象的描写。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的前三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写“苦雨”。首句写杨花,次句写燕子。这两句都以动衬静,以乐显哀。第三句点出“苦雨”的主题。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能消几番雨”,意谓春去而雨不歇,将春之美好与春之短暂、春之易逝联系起来加以感叹。
杨花池上飞,燕子梁间语。
从此送春归,能消几番雨。
注释:在春末时,苦雨连绵。杨花飘飞在池上,燕子飞翔在梁间。从此送走了春天和它所带来的雨,还能再迎来几次雨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春暮时节雨中景象的描写。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的前三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写“苦雨”。首句写杨花,次句写燕子。这两句都以动衬静,以乐显哀。第三句点出“苦雨”的主题。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能消几番雨”,意谓春去而雨不歇,将春之美好与春之短暂、春之易逝联系起来加以感叹。
罗敷行 阳春二三月,陌上桑青青。 晨妆爰求叶,提笼陌上行。 使君何方来,停车为妾下。 妾身非杨花,不逐东风嫁。 使君明大义,坚贞古来许。 贱妾诚失身,使君亦何取。 译文: 春天的二、三月,陌上桑叶青青。 清晨打扮着采桑叶,手提篮子在路旁走。 不知何处来的使君,停下马车让我下。 我并不是随风飘荡的杨花,不会随着东风去嫁人。 使君明白大道理,我坚持的贞操自古以来就受到称赞。 我虽然失了身
【注释】 1.团扇:一种圆形的扇子。2.截玉:形容扇子洁白如玉。3.轻摇:轻轻摇动。4.特地:特别。5.西风:秋风。6.过时(qù shí jiǔ)看:过了时,即过了秋天。7.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团扇为题,写秋风吹拂下,扇子团团飞舞的样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译文】 团扇白得如同截下的玉石一样,轻轻摆动特别寒冷。 秋风刚吹进屋,便看到它像过时的物件一样飘然起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东城南陌思无穷,烟淡莺残事不同。” - “东城南陌”:指代某个位于东城附近的道路或地方。 - “思无穷”: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思念,无穷无尽。 - “烟淡莺残”:描述春天的景象,烟雾渐淡,黄莺已逝,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 “事不同”:表示当前的情景和过去相比有了变化,事情已经不一样了。 - 注释:通过“思无穷”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木芙蓉 西风着岸吹,木末发光彩。 寄语有情人,凭君涉江采。 注释: 1. 木芙蓉(fēng zhōng):即木槿,又称朝颜、木莲、大叶刺桐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大色艳,是观赏植物。 2. 西风着岸吹:秋风在岸边吹拂,木芙蓉的叶子随风摇曳。 3. 木末:指树枝末梢。 4. 发光彩:显得光彩照人。 5. 有情人:指爱慕的人。 6. 凭君:请君。 赏析
新柳同陈确庵赋 日暖江干二月天,风柔新柳色娟娟。 漫愁力怯难胜雨,已觉情多解惹烟。 池上只今方释恨,陌头何处不堪怜? 往来便恐轻攀折,寄语离人客路边。 注释: - 日暖江干二月天:阳光明媚,温暖和煦,江边的气候宜人。 - 风柔新柳色娟娟:春风拂过新柳,使柳条柔软细腻。 - 漫愁力怯难胜雨:我不禁感到无力,担心雨水无法抵挡。 - 已觉情多解惹烟:已经感到感情复杂,容易惹起相思之情。 -
注释:在春末时,苦雨连绵。杨花飘飞在池上,燕子飞翔在梁间。从此送走了春天和它所带来的雨,还能再迎来几次雨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春暮时节雨中景象的描写。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的前三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写“苦雨”。首句写杨花,次句写燕子。这两句都以动衬静,以乐显哀。第三句点出“苦雨”的主题。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能消几番雨”,意谓春去而雨不歇,将春之美好与春之短暂、春之易逝联系起来加以感叹
【注释】 绿叶: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影重重:影子重重,指落叶飘落。转蓬:蓬草随风旋转,比喻人漂泊不定。莫:不要,别。谩(màn):白白地,虚耗。 【赏析】 此诗是写秋天的景色和感慨人生无常的一首七绝。 首句“绿叶”,即作者自己的青春,喻指自己的生命。“影重重”指自己像树叶一样,在秋风中飘零,身影重重、重叠。“秋来逐转蓬”则是说,到了秋末,随着一阵风,自己就像那随风转蓬一般,漂泊无依,四处流浪。
【注释】 村机:指蟋蟀。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10月中下旬。 茅屋:用草覆盖的小屋。 发机声:“机”通“机杼”,织布用的机具。 自念:想到。 风霜早:比喻世事沧桑,岁月易逝。 林中乌:指乌鸦,也代指秋天。 三更:夜半时分。 高阁:高楼。矜:自夸、自豪。罗绮:精美的丝织品,此处借指华美的衣裳。 何人识此情:谁能够领会这内心的感受。 【译文】 村庄里寒露下的秋风,吹起茅屋里织布机的响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素琴为题。诗人借素琴之声表现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志趣。首二句写素琴的声韵;“天上月长明”五字,写素琴的声音清亮,与天上明月相辉映。“大雅伤寥阔”,写听到素琴声后的感受。“人间无此声”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素琴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自己通过听琴来排解愁怀,移情于竹露之清凉。 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音节和谐,富有韵味
【注释】 最怜:非常喜爱。物外侣:指隐者、逸士之类的朋友。磊落:坦荡、豁达。几如:几乎如同。生计:生活来源,此处指生计之余还有诗卷可以阅读。《庄子·秋水》云:“宋人有好善而不技”句,“技”同“技”。瓮牖:指简陋的居室门窗。出尘氛:脱离世俗。一别家山去:离开家乡。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关怀,次联写其人格之高洁,末联写其归隐之意。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致自然,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
木芙蓉 西风着岸吹,木末发光彩。 寄语有情人,凭君涉江采。 注释: 1. 木芙蓉(fēng zhōng):即木槿,又称朝颜、木莲、大叶刺桐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大色艳,是观赏植物。 2. 西风着岸吹:秋风在岸边吹拂,木芙蓉的叶子随风摇曳。 3. 木末:指树枝末梢。 4. 发光彩:显得光彩照人。 5. 有情人:指爱慕的人。 6. 凭君:请君。 赏析
【注释】 经旬:十天。兀坐:端坐。潦田:积水成田,指水患。泛鸬鹚(lú cí):水鸟飞过。徙倚:徘徊、留恋地站着不动。酣歌:大口喝酒,大声唱歌。疑:疑惑不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雨中作的。诗一开头就写“苦雨”。诗人对这连绵不断的雨水感到厌恶,但又不能不面对它,所以有“经旬”二字,表示时间之长。接着诗人以“笑天痴”来表现自己对这场暴雨的不满和反感。 “兀坐忘昏晓”,说明诗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注释】 1. 忽忆莺花好:忽然想起春天莺啼花香,是人们喜欢的美好时光。 2. 乘春集凤池:趁着春天到来,聚集在凤凰池边。凤凰池指皇帝的近臣或侍从之职。 3. 风云失计日,湖海送君时:国家正遭遇风雨飘摇,国运不济;你我分别之际,正是送君远行的艰难时刻。 4. 短鬓怜秋色:形容自己头发已白(鬓),秋天的景色令人伤感。 5. 穷交少旧知:与朋友交往很少,故人(旧相识)更少了。 6. 功名非俗物
罗敷行 阳春二三月,陌上桑青青。 晨妆爰求叶,提笼陌上行。 使君何方来,停车为妾下。 妾身非杨花,不逐东风嫁。 使君明大义,坚贞古来许。 贱妾诚失身,使君亦何取。 译文: 春天的二、三月,陌上桑叶青青。 清晨打扮着采桑叶,手提篮子在路旁走。 不知何处来的使君,停下马车让我下。 我并不是随风飘荡的杨花,不会随着东风去嫁人。 使君明白大道理,我坚持的贞操自古以来就受到称赞。 我虽然失了身
【解析】 此诗为《大观亭集》中的一首。首联“十年桑梓地,开社枕溪流”,是写诗人在家乡的生活和心情;颔联“及此漂零日,狂歌得共游”,则是说今天能与友人欢聚一堂,共同畅饮,真是难得的快乐;颈联“望云怜鸟疾,临水羡鱼浮”则是说看着天上白云悠悠,想着飞鸟自在,而自己却漂泊不定,心中不免生出羡慕之情;末联“乍解风尘色,何妨尽醉留”,则是说如今终于脱离了仕途的纷扰,可以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