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鸣静夜,天上月长明。
大雅伤寥阔,人间无此声。
一帘风淡荡,四座客和平。
故是移情物,从教竹露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素琴为题。诗人借素琴之声表现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志趣。首二句写素琴的声韵;“天上月长明”五字,写素琴的声音清亮,与天上明月相辉映。“大雅伤寥阔”,写听到素琴声后的感受。“人间无此声”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素琴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自己通过听琴来排解愁怀,移情于竹露之清凉。
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音节和谐,富有韵味。
素琴鸣静夜,天上月长明。
大雅伤寥阔,人间无此声。
一帘风淡荡,四座客和平。
故是移情物,从教竹露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素琴为题。诗人借素琴之声表现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志趣。首二句写素琴的声韵;“天上月长明”五字,写素琴的声音清亮,与天上明月相辉映。“大雅伤寥阔”,写听到素琴声后的感受。“人间无此声”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素琴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自己通过听琴来排解愁怀,移情于竹露之清凉。
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音节和谐,富有韵味。
罗敷行 阳春二三月,陌上桑青青。 晨妆爰求叶,提笼陌上行。 使君何方来,停车为妾下。 妾身非杨花,不逐东风嫁。 使君明大义,坚贞古来许。 贱妾诚失身,使君亦何取。 译文: 春天的二、三月,陌上桑叶青青。 清晨打扮着采桑叶,手提篮子在路旁走。 不知何处来的使君,停下马车让我下。 我并不是随风飘荡的杨花,不会随着东风去嫁人。 使君明白大道理,我坚持的贞操自古以来就受到称赞。 我虽然失了身
【注释】 1.团扇:一种圆形的扇子。2.截玉:形容扇子洁白如玉。3.轻摇:轻轻摇动。4.特地:特别。5.西风:秋风。6.过时(qù shí jiǔ)看:过了时,即过了秋天。7.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团扇为题,写秋风吹拂下,扇子团团飞舞的样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译文】 团扇白得如同截下的玉石一样,轻轻摆动特别寒冷。 秋风刚吹进屋,便看到它像过时的物件一样飘然起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东城南陌思无穷,烟淡莺残事不同。” - “东城南陌”:指代某个位于东城附近的道路或地方。 - “思无穷”: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思念,无穷无尽。 - “烟淡莺残”:描述春天的景象,烟雾渐淡,黄莺已逝,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 “事不同”:表示当前的情景和过去相比有了变化,事情已经不一样了。 - 注释:通过“思无穷”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木芙蓉 西风着岸吹,木末发光彩。 寄语有情人,凭君涉江采。 注释: 1. 木芙蓉(fēng zhōng):即木槿,又称朝颜、木莲、大叶刺桐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大色艳,是观赏植物。 2. 西风着岸吹:秋风在岸边吹拂,木芙蓉的叶子随风摇曳。 3. 木末:指树枝末梢。 4. 发光彩:显得光彩照人。 5. 有情人:指爱慕的人。 6. 凭君:请君。 赏析
新柳同陈确庵赋 日暖江干二月天,风柔新柳色娟娟。 漫愁力怯难胜雨,已觉情多解惹烟。 池上只今方释恨,陌头何处不堪怜? 往来便恐轻攀折,寄语离人客路边。 注释: - 日暖江干二月天:阳光明媚,温暖和煦,江边的气候宜人。 - 风柔新柳色娟娟:春风拂过新柳,使柳条柔软细腻。 - 漫愁力怯难胜雨:我不禁感到无力,担心雨水无法抵挡。 - 已觉情多解惹烟:已经感到感情复杂,容易惹起相思之情。 -
注释:在春末时,苦雨连绵。杨花飘飞在池上,燕子飞翔在梁间。从此送走了春天和它所带来的雨,还能再迎来几次雨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春暮时节雨中景象的描写。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的前三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来写“苦雨”。首句写杨花,次句写燕子。这两句都以动衬静,以乐显哀。第三句点出“苦雨”的主题。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能消几番雨”,意谓春去而雨不歇,将春之美好与春之短暂、春之易逝联系起来加以感叹
【注释】 绿叶:比喻自己的青春年华;影重重:影子重重,指落叶飘落。转蓬:蓬草随风旋转,比喻人漂泊不定。莫:不要,别。谩(màn):白白地,虚耗。 【赏析】 此诗是写秋天的景色和感慨人生无常的一首七绝。 首句“绿叶”,即作者自己的青春,喻指自己的生命。“影重重”指自己像树叶一样,在秋风中飘零,身影重重、重叠。“秋来逐转蓬”则是说,到了秋末,随着一阵风,自己就像那随风转蓬一般,漂泊无依,四处流浪。
【注释】 村机:指蟋蟀。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10月中下旬。 茅屋:用草覆盖的小屋。 发机声:“机”通“机杼”,织布用的机具。 自念:想到。 风霜早:比喻世事沧桑,岁月易逝。 林中乌:指乌鸦,也代指秋天。 三更:夜半时分。 高阁:高楼。矜:自夸、自豪。罗绮:精美的丝织品,此处借指华美的衣裳。 何人识此情:谁能够领会这内心的感受。 【译文】 村庄里寒露下的秋风,吹起茅屋里织布机的响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素琴为题。诗人借素琴之声表现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志趣。首二句写素琴的声韵;“天上月长明”五字,写素琴的声音清亮,与天上明月相辉映。“大雅伤寥阔”,写听到素琴声后的感受。“人间无此声”一句,抒发了作者对素琴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自己通过听琴来排解愁怀,移情于竹露之清凉。 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音节和谐,富有韵味
【注释】 泛泛:泛舟。定:停,止息。怜幽:指欣赏月下景色。驻桡:系船。得林:进入树林,泛舟入林。维岸:倚靠山崖。把酒:举杯饮酒。飘零:漂泊无定。意气骄:豪情壮志。鸣榔:用木制的打击物(如鼓等)发出声来。且归去:暂且回去。报钟遥:远处寺庙的钟声悠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泛舟夜游西湖时所作的。首二句写泛舟夜游西湖所见景色。冬夜泛舟湖上,泛舟者的心情本是十分惬意的
注释: 杨柳渡头,烟雾弥漫,笼罩着一片茫茫的雾气。峨眉山下,河水潺潺流淌。月明沙渚,傍晚的风儿吹得特别急;渔民的歌声在江上回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诗人以烟漠漠、水浟浟等意象描绘出秋江景色,通过渔笛之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在鸡鸣声中醒来,然后慢慢听到寺庙的晨钟,感受到了时间的推移。随后,他感到了一种清爽的感觉,这来自于早晨的微风。他还怀念夜晚的凉爽,以及那些栖息在树林中的鸟儿和飘动在道路上的白云。尽管心中有很多忧虑,但诗人选择静下心来焚香祈祷,没有立即开启门扉。 诗句释义: 1. 早起: 早上起来。 2. 鸡声梦初觉: 听到鸡叫的声音后醒来。
【注】春仲:春天的中期,农历二月。融和日:温暖和顺的日子。啼鸟:黄莺等小鸟在枝头欢唱。月:指月亮。怜:爱。眉黛:眉毛,古代妇女以黛为饰,用墨点画于眉上,故称眉黛。绮罗:彩色丝绸。绮是华美的丝织品,罗是丝织品中的一种,泛指各种丝织品。新:鲜艳。醉益:酒意更加浓郁。怀中语:口中喃喃细语。欢疑:快乐得怀疑这是梦境。风光有如此:风光美好如此,此指新婚。应自:应该。芳辰:美好的时光。 诗词翻译
《同诸弟新年游水月庵》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向往,以及在新年期间与弟弟们一同游玩水月庵时的愉悦心情。 译文: 随行春意到任何地方,稍涉即入禅林。 花雾中弥漫香气,泉水声中混杂梵音。 云霞若有思念,水月本无心绪。 突然觉得人生劳苦,慈航在此地寻找。 注释: - 同诸弟新年游水月庵 - 注释:与各位弟弟一起在新年时游览水月庵。 - 行春随所适,少涉即禅林
【注释】 村机:指蟋蟀。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10月中下旬。 茅屋:用草覆盖的小屋。 发机声:“机”通“机杼”,织布用的机具。 自念:想到。 风霜早:比喻世事沧桑,岁月易逝。 林中乌:指乌鸦,也代指秋天。 三更:夜半时分。 高阁:高楼。矜:自夸、自豪。罗绮:精美的丝织品,此处借指华美的衣裳。 何人识此情:谁能够领会这内心的感受。 【译文】 村庄里寒露下的秋风,吹起茅屋里织布机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