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维扬名尚在,繁华不见旧时州。
烟迷吴苑巡游地,云锁隋家歌舞楼。
千古废兴增感慨,百年身世且优游。
君看数亩雷塘路,阅尽行人春复秋。
【注释与赏析】
淮海维扬名尚在,繁华不见旧时州:淮海之地(今江苏南通)曾经是扬州(今江苏扬州)的名字。扬州昔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
烟迷吴苑巡游地,云锁隋家歌舞楼。千古废兴增感慨,百年身世且优游。
君看数亩雷塘路,阅尽行人春复秋:你看雷塘路上,经过无数行人,春天来又去,秋天又来,他们的命运如何呢?
【译文】
淮海之地仍保留着扬州的名声,但往日的繁华已经消失无踪。
烟雾弥漫吴苑曾是皇家游览的地方,如今云雾缭绕着隋家的歌舞楼。
历史长河中朝代兴衰变迁增添了感慨,百年间人世间浮沉荣辱都无所谓。
你看看雷塘路上走过的人有多少,他们一生之中历经春花秋月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词通过写古往今来的兴衰更替,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慨。上片首二句,写今日之维扬,昔日之扬州。“淮海维扬名尚在”,说明扬州昔日繁华依旧,而今却是“繁华不见旧时州”了。这两句以“犹自”、“不见”等词语作对比,写出了扬州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索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由盛而衰的感慨。下片三、四两句写扬州的过去。“烟迷吴苑巡游地”,“云锁隋家歌舞楼”,描绘了当年扬州城的美丽风光,以及隋炀帝在此建起的行宫歌舞楼阁。这些景物虽然美丽,却也成为历史的陈迹。“千古废兴增感慨”,指出了这种变化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痛苦,而且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感慨。“百年身世且优游”,表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淡然,也暗示出他的人生态度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君看数亩雷塘路”,是写雷塘路,这是一条经过许多行人的路。“历历苔痕映马迹,寂寂花枝横燕梭”。这里用“历历”、“寂寂”形容雷塘路上的景象,突出了雷塘路上行人稀少的特点。“春复秋”,即一年到头,四季更替。这句是说,从春天走到秋天,过路人络绎不绝,但是雷塘路上行人稀少,显得冷清孤寂。这两句既点明地点,又烘托气氛,为下文作铺垫。“阅尽行人春复秋”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高潮。它概括了扬州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此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