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金风报早秋,疏棂点点气萧飕。
俄惊江上烟波冷,便觉郊原草木愁。
万里归途犹作客,半生踪迹等虚舟。
不堪肠断思乡处,满地芦花明月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及主要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赏析时要抓住意象的特点、情感表达的手法以及语言表达上的技巧,分析诗歌的情感,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来理解诗歌.

(1)

首联写诗人在秋日的旅途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一夜秋风送来了秋天的信息,稀疏的窗户透进几丝寒风,使人感到阵阵清冷;颔联写江上的景色:忽然间惊觉到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波涛汹涌,寒气逼人,令人生畏;颈联写郊原上草木萧瑟,诗人觉得万物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尾联写归途遥远,自己依然像飘泊在外的游子一样,没有归宿;末句写思乡之情更浓,满地芦花伴着明月映照着家乡,而自己却远离家乡在外漂泊.

(2)

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答案】

①一夜金风报早秋,疏棂点点气萧飕(一夜秋风送走了夏天,吹来了秋天,窗帘上的花纹被风吹拂着发出沙沙声)

②俄惊江上烟波冷,便觉郊原草木愁(突然听到江面上传来阵阵水声,感到郊外的草木也显得萧索凄凉)

③万里归途犹作客,半生踪迹等虚舟(漫漫归程,我仍是个无根的游子;一生的足迹如同漂浮不定的小船)

④不堪肠断思乡处,满地芦花明月洲(最使人难过的是那遍地的芦花映照着明亮的月光)

⑤赏析:“金风”即秋风,这里指代秋风;“疏棂”即窗帘,“点点”是形容其状;“气萧飕”是形容风声,有呼啸之声.“疏棂”“点点”“气萧飕”“江上烟波冷”四句写出了诗人初闻秋风、见帘动风声、江上水声、郊野草木萧瑟之景,突出了诗人旅途中对秋季的感受.“万里”三句,写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一个“犹”字写出了诗人身在他乡仍念念不忘家乡之情.“江上烟波冷”、“郊原草木愁”,这两句写诗人身临其境,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写出了秋天的特征.“万里”“半生”“虚舟”三句,写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万里”是说路途遥远,离家很远,说明诗人离京时间很长;“半生”是说一生漂泊,不固定;“虚舟”是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涯.“不堪”三句,写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不堪”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思乡处”即家乡所在地.“满地芦花明月洲”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思乡时看到的一幅画面:满地芦花、明月照耀之下的故乡.“月”字照应题目中的“秋”,使整首诗意境更加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