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迟迟午思清,南窗睡起坐檐楹。
好怀百种与千种,幽鸟三声复两声。
不向江头观卧柳,懒于枝上听啼莺。
门前一任春来去,花落花开总不惊。

春兴

春天的午后,我悠然地坐在南窗下,思绪随着清幽的心境而舒展。百种好心情与千种愉悦在心头荡漾,耳边仿佛听到幽深的鸟鸣声,有如轻歌曼舞。我不去江边欣赏那垂柳依依,懒得在枝头聆听莺啼婉转。任凭春风拂过门前,无论花落花开,我都泰然处之。

注释:

  1. 春昼迟迟午思清:春天的午后,我悠闲地思考着。
  2. 南窗睡起坐檐楹:从南边的窗户醒来,坐在屋檐下的横梁上。
  3. 好怀百种与千种:心中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感情。
  4. 幽鸟三声复两声:鸟儿的叫声时高时低,时而悠扬时而低沉。
  5. 不向江头观卧柳:不去江边观赏垂柳依依的姿态。
  6. 懒于枝上听啼莺:懒得在枝头聆听莺鸟清脆的啼叫声。
  7. 门前一任春来去:任由春风拂过门前,随春光流逝。
  8. 花落花开总不惊:无论花儿开花还是凋零,我都毫不惊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日午后,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
    首句“春昼迟迟午思清”,描绘了春天的午后时光,阳光明媚,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第二句“南窗睡起坐檐楹”,表达了诗人在南窗之下醒来,靠在屋檐下享受悠闲的时光。第三句“好怀百种与千种”,展现了诗人心中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感情和期待。第四句“幽鸟三声复两声”,形容鸟儿的叫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五句“不向江头观卧柳”,表示诗人不去江边观赏垂柳依依的姿态,而是选择在屋内享受生活。第六句“懒于枝上听啼莺”,描述了诗人懒得在枝头聆听莺鸟清脆的啼叫声,而是选择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最后一句“门前一任春来去,花落花开总不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和离去都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无论是花开还是花落,他都毫不在意。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午后的悠闲生活和内心的平静。同时,诗人还通过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