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客梦总茫茫,争奈端阳节又忙。
到处烟光欺过眼,寻常赏玩适回肠。
荔云岭首依稀近,蒲雨湖心漫自长。
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经年客梦总茫茫,争奈端阳节又忙。
到处烟光欺过眼,寻常赏玩适回肠。
荔云岭首依稀近,蒲雨湖心漫自长。
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

注释:

  • 经年客梦总茫茫:指经过一年的时间,所有的梦境都变得模糊不清。
  • 争奈端阳节又忙:无奈端午节又要到了,忙碌的节日让人烦恼不已。
  • 到处烟光欺过眼:形容烟雾缭绕,视线被遮挡,看不清周围的景象。
  • 寻常赏玩适回肠:平常的游览和欣赏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 荔云岭首依稀近:荔云岭上的山峰隐约可见,给人一种朦胧美。
  • 蒲雨湖心漫自长:湖面上的细雨随风飘洒,水面波光粼粼,景色宁静而美丽。
  • 别有逋臣千古恨:这里指的是屈原,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和哀思。
  • 教人何地吊灵湘:让人在何处哀悼屈原这位忠贞的楚国大臣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端午节日景象和感慨历史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端午节时的烟景、山色、水光以及人们对屈原的纪念之情。诗中“经年客梦总茫茫”与“争奈端阳节又忙”两句,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节日的氛围之中,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怀。

“到处烟光欺过眼”,这句诗描绘了节日里烟雾缭绕的景象,烟雾遮住了人们的视线,使得周围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描述既营造了一种朦胧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寻常赏玩适回肠”,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休闲活动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这里的“赏玩”不仅指游览山水,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平淡中的小确幸的珍惜。

诗的最后一句“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缅怀和哀思。屈原作为忠诚的大臣,他的忠贞和爱国精神成为千古传颂的典故。通过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仰。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传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旧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历史的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