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亭下大江流,子晋箫台落叶秋。
九月菊花开满路,一天明月照孤舟。
小姬度曲还倾酒,佳客看山独倚楼。
楩梓定为廊庙器,老夫自合住丹丘。
谢公亭下大江流,子晋箫台落叶秋。
九月菊花开满路,一天明月照孤舟。
小姬度曲还倾酒,佳客看山独倚楼。
楩梓定为廊庙器,老夫自合住丹丘。
诗句释义:
谢公亭下大江流:“谢公”,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他的亭子在此处,因此被称为“谢公亭”。江流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子晋箫台落叶秋:“子晋”是古代传说中吹箫的仙人,这里指代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者。箫台则可能是指一个与音乐相关的建筑,秋天的落叶则增添了季节的变换和生命的短暂。
九月菊花开满路:“九月”可能是诗人观察后得出的季节特征,菊花在此时盛开,代表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力。“开满路”强调了菊花的盛况和数量之多。
一天明月照孤舟:“一天”形容时间之长,月光普照,照亮了诗人乘坐的小舟,孤独而宁静。
小姬度曲还倾酒:“小姬”可能是陪同诗人的人,或者是诗人所宠爱的女子。她唱歌并倒酒,为诗人提供娱乐。
佳客看山独倚楼:“佳客”指诗人自己,他独自站在楼上观看山水,可能有些寂寞或感慨。
楩梓定为廊庙器:“楩梓”是一种珍贵的树木,常用来比喻才俊之士,被用于国家的重要建筑或机构。
老夫自合住丹丘:“老夫”指的是诗人自己,表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诗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作者对友人北上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从江水不息到菊花盛开,再到明月高悬,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哲思。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成为了诗人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整首诗既有宏大的背景,也有细致的描绘;既有对友人的关心,也有对自己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结合,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送朱先生北上》不仅是一首表达了深厚友情的古诗,更是一部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更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自我发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