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本是边城乐,谁与流传到南越。
清歌妙手坐绳床,午夜高楼对明月。
初闻环佩鸣,仙子空中行。
彩云吹未散,罗袜香尘生。
忽如猛将驰甲兵,万骑铁马相纵横。
搴旗直出玉关道,瞋目咤叱龙沙亭。
悲来转作戍妇愁,关山月照塞草秋。
雁度潇湘惜孤影,猿啼三峡澄江流。
划然一声震高木,子规啼裂山头竹。
银河倒翻柝木津,天孙似向楼边哭。
山中秋气如水凉,非此何由慰幽独。
君能洗我冰炭肠,邀君且就楼中宿。
弦停月落帘半垂,童子烧茶茶正熟。
【注释】
吕秉建:唐代诗人。三弦:即三弦琴,一种弹拨乐器,为边城所特有。南越:指南方地区,古称南疆。绳床:古代坐具。清歌妙手:指弹琴的高手。午夜高楼:指在夜晚登高望月。初闻:刚听到。环佩:玉饰。仙子:仙女。彩云:形容女子美丽的头发。罗袜:女子穿的丝袜。猛将:英勇的将领。搴旗直出:拔出战旗,直接杀出。玉关道:指玉门关,古代边塞。瞋目咤叱:怒目大喝。龙沙:沙漠之地。戍妇愁:守边的士兵妻子的愁苦。关山月照塞草秋:关山之月照映着荒草丛生的边塞。悲来转作戍妇愁,关山月照塞草秋:悲苦之情转为戍妇忧愁,关山之月照映着荒草丛生的边塞。雁度潇湘惜孤影,猿啼三峡澄江流:大雁过潇湘,可怜孤单的身影;猿猴啼叫三峡,清澈的江水被扰乱。划然一声震高木,子规啼裂山头竹:忽然之间一声长鸣震撼了高高的树林,子规鸟的啼叫声撕裂了山上的竹子。银河倒翻柝木津,天孙似向楼边哭:银河倒悬翻转了,柝木津(地名)好像天女哭泣一般。天孙:即织女星,传说中天上的仙女。中秋气如水凉,非此何由慰幽独:中秋时节的天气凉爽,没有比这更能使人心旷神怡、消除孤独感的了。君能洗我冰炭肠,邀君且就楼中宿:你能洗净我这冰冻般的心肠吗?请到我的楼上住宿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秉建所作,全诗共五十六句,每四句成一段。前八段写诗人听吕秉建弹琴的情景,后八段写诗人对吕秉建弹琴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深厚感情。
第一至四段描写吕秉建弹琴的情景。诗中先写“三弦本是边城乐”,表明弹琴的地方是边塞;再写“谁与流传到南越”,表明这种乐曲已经传到了南方;然后写“清歌妙手坐绳床”,描绘了弹琴高手坐在床边弹奏的情景;最后写“午夜高楼对明月”,描绘了深夜弹琴的场面。这些诗句形象生动,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
第五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初闻环佩鸣”,以环佩鸣起兴,暗示了弹琴者的身份不凡。紧接着“仙子空中行”,以仙子在空中飞行的形象,描绘出了弹琴者的超凡脱俗,使人仿佛看到了仙子们翩翩起舞的场景。接着“彩云吹未散”,又以彩云飘散的画面,描绘出了弹琴时的气氛热烈、欢快。最后“罗袜香尘生”,以罗袜飘飞、尘土飞扬的画面,描绘出了演奏时的热闹场面。
第六至八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忽如猛将驰甲兵”,用猛将驰骋战场的意象,比喻弹琴者技艺高超,令人惊叹;次句“万骑铁马相纵横”,以万骑铁马相争的意象,描绘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末句“搴旗直出玉关道”,以搴旗直出玉关道的意象,描绘出了战斗场景的壮观。
第九至十二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搴旗直出玉关道”,以搴旗直出玉关道的意象,描绘出了战斗场景的壮观。次句“瞋目咤叱龙沙亭”,以瞋目咤叱龙沙亭的意象,描绘出了战斗中的激烈场面;末句“悲来转作戍妇愁”,以悲来转作戍妇愁的意象,描绘出了战争给士兵家庭带来的痛苦。
第十三至十四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悲来转作戍妇愁”,以悲来转作戍妇愁的意象,描绘出了战争给士兵家庭带来的痛苦。次句“关山月照塞草秋”,以关山月照塞草秋的意象,描绘出了边塞荒凉的景象;末句“雁度潇湘惜孤影”,以雁度潇湘惜孤影的意象,描绘出了大雁迁徙的凄凉景象。
第十五至十八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雁度潇湘惜孤影”,以雁度潇湘惜孤影的意象,描绘出了大雁迁居的凄凉景象;次句“猿啼三峡澄江流”,以猿啼三峡澄江流的意象,描绘出了三峡峡谷中的凄迷景象;末句“划然一声震高木”,以划然一声震高木的意象,描绘出了琴声回荡山谷的壮丽景色。
第十九至二十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子规啼裂山头竹”,以子规啼裂山头竹的意象,描绘出了杜鹃啼叫的哀伤景象;次句“银河倒翻柝木津”,以银河倒翻柝木津的意象,描绘出了夜空中银河倒挂的壮丽景色;末句“天孙似向楼边哭”,以天孙似向楼边哭的意象,描绘出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情景。
第二十一至二十二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山中秋气如水凉”,以山中秋气如水凉的意象,描绘出了秋天山林中的清凉景色;次句“非此何由慰幽独”,以非此何由慰幽独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末句“君能洗我冰炭肠”,以君能洗我冰炭肠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激。
二十三至二十八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君能洗我冰炭肠”,以君能洗我冰炭肠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感激之情;次句“邀君且就楼中宿”,以邀君且就楼中宿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邀请对方留下的愿望;末句“弦停月落帘半垂”,以弦停月落帘半垂的意象,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宁静景象。
二十九至三十四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童子烧茶茶正熟”,以童子烧茶茶正熟的意象,描绘了童子忙碌的身影;次句“弦停月落帘半垂”,以弦停月落帘半垂的意象,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宁静景象;末句“山中秋气如水凉”,以山中秋气如水凉的意象,描绘了秋天山林中的清凉景色。
三十五至三十六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童子烧茶茶正熟”,以童子烧茶茶正熟的意象,描绘了童子忙碌的身影;次句“弦停月落帘半垂”,以弦停月落帘半垂的意象,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宁静景象;末句“子规啼裂山头竹”,以子规啼裂山头竹的意象,描绘了杜鹃啼叫的哀伤景象。
第七十七至八十一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山中秋气如水凉”,以山中秋气如水凉的意象,描绘了秋天山林中的清凉景色;次句“银河倒翻柝木津”,以银河倒翻柝木津的意象,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倒挂的壮丽景色;末句“天孙似向楼边哭”,以天孙似向楼边哭的意象,描绘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情景。
第八十二至九十三段描写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山中秋气如水凉”,以山中秋气如水凉的意象,描绘了秋天山林中的清凉景色;次句“银河倒翻柝木津”,以银河倒翻柝木津的意象,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倒挂的壮丽景色;末句“天孙似向楼边哭”,以天孙似向楼边哭的意象,描绘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情景。
第九十四至一百一十五段描述了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山中秋气如水凉”,以山中秋气如水凉的意象,描绘了秋天山林中的清凉景色;次句“银河倒翻柝木津”,以银河倒翻柝木津的意象,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倒挂的壮丽景色;末句“天孙似向楼边哭”,以天孙似向楼边哭的意象,描绘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情景。
九十六至一百二十六段描述了听琴后的感受。首句“山中秋气如水凉”,以山中秋气如水凉的意象,描绘了秋天山林中的清凉景色;次句“银河倒翻柝木津”,以银河倒翻柝木津的意象,描绘了夜空中银河倒挂的壮丽景色;末句“天孙似向楼边哭”,以天孙似向楼边哭的意象,描绘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