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壁扳萝两屐轻,侧身斜望日微明。
风生虎穴千山吼,雨洗天门万壑清。
石室烧香人叩玉,杉巅穿叶鹳驱莺。
凭谁借得王乔履,踏破青云谒帝京。
【注释】:
前登岱 其五:诗题,第一句“前”,指前面,指泰山。第二句“登”,登山。第三句“岱”,泰山。第四句“第五”,即此诗篇次,共五首。
跨壁扳萝两屐轻:在石壁上攀缘,用藤蔓拉下,摘下两片叶子当鞋。
侧身斜望日微明:侧身而立,低头向远处望去。
风生虎穴千山吼:风从老虎的洞里呼啸而出,声音震撼山谷。
雨洗天门万壑清:雨水冲刷着天门,使群山峡谷一片明亮。
石室烧香人叩玉:在石头洞穴中烧香,叩击玉石以祈福。
杉巅穿叶鹳驱莺:鸟儿在杉树顶端飞过,驱散了树上的莺鸟。
凭谁借得王乔履:谁能借用王乔(王子乔)的仙履来行走呢?
踏破青云谒帝京:要踏破青天去朝见皇帝。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泰山游览时所写。诗中描写了泰山之险、奇景及游者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两句描述了登山的过程和所见美景。诗人首先提到了“跨壁扳萝”,说明他在石壁上攀缘,用藤蔓拉下,摘下两片叶子作为鞋子。接着,他描述自己“侧身斜望”远眺的情景,夕阳已微明,但还未落山。这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泰山之高峻和景色的美丽。
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观。“风生虎穴千山吼”形容风吹过时,仿佛虎啸之声震彻山谷。“雨洗天门万壑清”则描绘了雨后,泰山周围的群山峡谷变得明亮清澈。这些诗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自然风光,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两句转向了人文景观。“石室烧香人叩玉”描绘了人们在石室内虔诚地烧香祈祷,同时敲击玉石以求平安。“杉巅穿叶鹳驱莺”则描述了鹳鸟在杉树顶端飞翔,驱赶着树上的鸟儿。这些诗句反映了泰山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
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凭谁借得王乔履,踏破青云谒帝京”意味着他渴望借助神仙之力,穿越云霄直抵帝都。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目标的决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类历史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