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衣谒罢碧霞宫,双眼苍茫似镜中。
叠嶂层层全拱北,九河曲曲尽流东。
云封洞口经年黑,霜落山腰万树红。
咫尺真疑通帝座,登临何必慕华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登高篇》之一,全诗如下:
前登岱 其二
抠衣谒罢碧霞宫,双眼苍茫似镜中。
叠嶂层层全拱北,九河曲曲尽流东。
云封洞口经年黑,霜落山腰万树红。
咫尺真疑通帝座,登临何必慕华嵩。
注释:
- 抠衣谒罢碧霞宫:指在拜谒完碧霞宫后,整理好衣服准备离去,这里用“抠衣”形容恭敬的样子。
- 双眼苍茫似镜中:形容眼睛清澈明亮,好像镜子里的映像,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叠嶂层层全拱北:形容山峰重叠,层层叠叠地环绕着北方的山峦。
- 九河曲曲尽流东:形容河流弯弯曲曲,一直流向东方。
- 云封洞口经年黑:形容云雾缭绕,仿佛封锁了洞口,多年不见阳光。
- 霜落山腰万树红:形容树木在霜降之后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 咫尺真疑通帝座:形容站在高处,似乎能看到帝王居住的地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登临何必慕华嵩:表示登高望远的目的并不在于羡慕高山嵩岳的壮丽景象,而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登高篇》之一,通过描绘泰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对泰山的描绘,也展现了王维的山水画风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