嵯峨全压万峰卑,不尽山风扑面吹。
峡坼秘藏元狩字,苔侵剥落祖龙碑。
碧箫细细闻天乐,绛节飘飘隐雾旗。
莫上峰头南向望,吴门白马至今疑。

前登岱·其三

嵯峨全压万峰卑,不尽山风扑面吹。

峡坼秘藏元狩字,苔侵剥落祖龙碑。

碧箫细细闻天乐,绛节飘飘隐雾旗。

莫上峰头南向望,吴门白马至今疑。

注释:

  1. “嵯峨”:形容群山高耸、险峻的样子。
  2. “万峰卑”:形容山峰众多,层层叠叠地排列着。
  3. “尽”:用在这里是“全部”的意思。
  4. “山风扑面吹”:描绘了山风吹拂在脸上的感觉,形象生动。
  5. “元狩”和“祖龙碑”:分别指代历史上的汉武帝和秦始皇的陵墓,这里用来指代古代帝王的遗迹。
  6. “碧箫”和“绛节”:古代乐器和仪仗用的旗帜,这里用来借代某种神秘的音乐或仪式。
  7. “莫上峰头南向望”:不要登上山顶向南望去,表达了一种警惕或忌讳的情绪。
  8. “吴门”:古地名,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白马”:指代古代传说中的神马,常与吉祥、尊贵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9. “至今疑”:表示对某种现象或事物仍持怀疑态度,可能指对历史的解读或现实的认知。
  10. “赏析”:是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深入分析和评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权力、神秘宗教仪式以及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万峰卑”比作山风扑面吹,将“碧箫细细闻天乐”比作神秘的宗教仪式,这些意象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元狩字”和“祖龙碑”的提及,展现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尊重和思考。最后,整首诗以“至今疑”结尾,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和对现实认知的不确定性,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