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草坐环堵,暂诵金仙辞。
香云流户牗,蔬水静斋厨。
冥心契玄奥,晨暮忘饥劬。
有为非妙法,无往即真如。
河沙喻天地,缘业开群愚。
我本素心人,担囊来海隅。
青莲李居士,而有维摩姿。
随处给孤园,印正灭狐疑。
白首惜归晚,曹溪路匪迷。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其内容如下:
读金刚经呈李公印正
籍草坐环堵,暂诵金仙辞。
香云流户牗,蔬水静斋厨。
冥心契玄奥,晨暮忘饥劬。
有为非妙法,无往即真如。
河沙喻天地,缘业开群愚。
我本素心人,担囊来海隅。
青莲李居士,而有维摩姿。
随处给孤园,印正灭狐疑。
白首惜归晚,曹溪路匪迷。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析及翻译:
- “籍草坐环堵”:坐在简陋的居所中翻阅经书。环堵,指四周墙壁紧密环绕的住所。
- “暂诵金仙辞”:暂时诵读《金刚经》中的金仙辞句。金仙,可能是指佛陀或其弟子,此处指经文中的内容。
- “香云流户牗”:香炉里的烟气在门窗之间飘动。香云,形容香烟缭绕。牗,古代房屋的窗户。
- “蔬水静斋厨”:斋戒的日子,用蔬菜和清水烹饪食物。蔬水,意指素食。
- “冥心契玄奥”:冥心,即静心,专心致志地思考。玄奥,指的是深奥的道理或事物。
- “晨暮忘饥劬”:早晨和晚上都忘了饥饿和劳累。忘饥劬,意指心境宁静,不受物质欲望影响。
- “有为非妙法”:认为世间的一切行为都是徒劳的,没有真正的智慧。有为,指人为的行为或努力。
- “无往即真如”:没有到达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如来佛。无往,意指无论到何处。
- “河沙喻天地”:将天地比喻为河沙一样浩瀚无边。
- “缘业开群愚”:众生因为业障而陷入愚痴状态。缘业,因业力而产生的现象。
- “我本素心人”:自称是一位本来心地纯净的人。素心,原指白色绸绢,引申为纯洁的心性。
- “担囊来海隅”:携带行囊从远方而来。海隅,指海边的边陲之地,也泛指遥远的地方。
- “青莲李居士”:自称是李公印正,可能是对某位居士的尊称。青莲,佛教中的莲花,象征清净和圣洁。
- “而有维摩姿”:拥有像维摩诘那样的风度。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以其智慧和慈悲闻名。
- “随处给孤园”:在任何角落都能够提供帮助。给孤园,指佛教寺院,以救济孤苦无依的众生为己任。
- “印正灭狐疑”:用佛法来消除疑惑。印,即印可、认可之意。灭狐疑,意指消除所有的疑虑和烦恼。
- “白首惜归晚”:晚年仍不忘归乡之情。白首,指白发苍苍的样子,这里用来表示年老。归晚,意为归来得晚。
- “曹溪路匪迷”:在佛教禅宗中,曹溪是禅宗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用来形容修行之路不会迷失方向。曹溪,可能是指曹溪寺或者曹溪禅师等禅宗人物或地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体验。诗人通过对《金刚经》的解读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展现了内心的平静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诗中多次提及“河沙”和“维摩诘”,这些元素不仅代表了佛教的象征意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思考。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