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殿春深瑶草肥,美人对月舞罗衣。
夜来不作青鸾梦,化作彩云何处飞。
在明代诗人宋登春的《拟宫中行乐词四首》中,有这样一句:“碧殿春深瑶草肥,美人对月舞罗衣。”此句描绘了一幅宫廷内春天夜晚的美景。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诗句原文:
碧殿春深瑶草肥,美人对月舞罗衣。
夜来不作青鸾梦,化作彩云何处飞。诗句翻译:
- 碧殿春深瑶草肥:碧色的宫殿在春天的深处,四周长满了肥美的瑶草。
- 美人对月舞罗衣:美丽的女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她的衣服如同罗纱般华丽。
- 夜来不作青鸾梦:在夜晚,她没有做那青鸾梦中的飞翔。
- 化作彩云何处飞:最终,她化作了五彩缤纷的云朵,不知飘向何方。
- 诗句注释:
- 碧殿(bì diàn):指皇宫中的建筑,色彩为碧绿色。
- 春深(chūn shēn):春天的景色已经十分浓郁。
- 瑶草(yáo cǎo):一种美玉般的草本植物,常用来形容草木茂盛。
- 罗衣(luó yī):指华丽的衣服,这里特指女子的服装。
- 青鸾梦(qīng luán mèng):传说中的神鸟凤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梦想或愿望。
- 彩云(cǎi yún):五彩斑斓的云朵,通常象征着梦幻和非现实。
- 化作彩云何处飞:意味着她的美梦虽然美丽却无法实现,最终化为了天空中的五彩云朵。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中春天的美丽景象和美女的舞蹈,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中的“碧殿”和“瑶草”展现了一种奢华而宁静的氛围。“美人对月舞罗衣”则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优雅。然而,“夜来不作青鸾梦”透露出一种无常和虚无的感觉,暗示了即使是如此美好的梦境也难以长久保持。最后,“化作彩云何处飞”则是一种超脱和升华的境界,象征着某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存在。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梦想以及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宋登春的《拟宫中行乐词四首》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和女性美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也成为了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