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浅与深,何在相逢早。
此心倘未宣,比邻或空老。
我家本卢乡,君来从鸟道。
俱生正统末,宦学余草草。
前沾数年禄,政拙阳城考。
不遇舍骊黄,中肠曷倾倒。
萧萧如病柏,冰霜但能保。
巍巍奏高山,子去琴安抱。
西成江涨平,北驾风烟浩。
此惟谒帝宸,重门森翠葆。
同年盛鸳鸯,游扬互称好。
环滁卿月秋,休衙迹如扫。
弃掷扶桑鞭,西榆日增皓。
恻君情欠佳,以未添丁恼。
明年充贺宾,金陵拜丘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送王德辅奏事京师》,以下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 论交浅与深,何在相逢早。此心倘未宣,比邻或空老。
- “论交”:指朋友之间谈论交往。
- “浅与深”:比喻友谊的深浅。
- “相逢早”:表示希望早日相见。
- 注释:表达对王德辅早些来京的期待。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期待和关心。
- 我家本卢乡,君来从鸟道。
- “卢乡”:指的是家乡。
- “鸟道”:比喻艰难险阻的道路。
- 注释:描述了诗人的家乡环境以及来京的道路艰难。
- 赏析:反映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到来路途艰辛的感慨。
- 俱生正统末,宦学余草草。前沾数年禄,政拙阳城考。
- “正统末”:明朝正统年间末期。
- “宦学”:指官场和学术。
- “草草”:形容匆忙。
- “前沾”:之前的几年。
- “政拙”:治理政务的能力不强。
- “阳城考”:指考试成绩不佳。
- 注释:描述自己和王德辅都经历了正统末期的政治动荡时期,并提到了自己的学业和政治能力不足。
- 赏析: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和学术方面的挣扎与无奈。
- 不遇舍骊黄,中肠曷倾倒。萧萧如病柏,冰霜但能保。
- “不遇”:没有遇到好机会。
- “舍骊黄”:放弃或者错过了一些美好的事情。
- “中肠”:内心。
- “曷倾倒”:怎么能够倾倒。
- “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样子。
- “冰霜”:比喻坚强的意志。
- 注释:表达了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以及对坚强意志的赞美。
- 赏析: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决心。
- 巍巍奏高山,子去琴安抱。西成江涨平,北驾风烟浩。
- “巍巍”:形容高山高大雄伟。
- “奏高山”:演奏高山之曲。
- “子去”:你离开。
- “琴安抱”:指弹琴时心情平静。
- “西成江涨平”:形容西边的江水上涨,变得平稳。
- “北驾风烟浩”:形容北方的风和烟雾浩渺。
- 注释:描述了诗人离开后的心境和周围景象的变化。
- 赏析:通过描绘音乐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 此惟谒帝宸,重门森翠葆。同年盛鸳鸯,游扬互称好。环滁卿月秋,休衙迹如扫。
- “谒帝宸”:拜见皇帝。
- “重门”:指皇宫大门重重。
- “森翠葆”:形容树木茂盛繁茂。
- “同年”:同辈的人。
- “游扬”:嬉戏游玩。
- “环滁”:环绕滁州的地方。
- “卿月”:指秋天的月亮。
- “休衙”:指官府办公的地方。
- 注释:描述了诗人觐见皇帝的场景,以及与同僚的交往和滁州的秋景。
- 赏析:通过对皇帝、同僚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交往。
- 恻君情欠佳,以未添丁恼。明年充贺宾,金陵拜丘嫂。
- “恻君情”:怜悯君主的感情。
- “欠佳”:不够好。
- “以未添丁”:因为没有添丁而感到苦恼。
- “充贺宾”:担任宾客的角色。
- “金陵”:古地名,今南京。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情感的怜悯和自己未能为国效力的遗憾。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君主的关爱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