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俗慕良旦,好尚各有趋。
高楼曝纨绮,贫女无缯襦。
移时曜灵没,素月复已舒。
群居侈欢宴,长坐独愁吁。
愁吁亦何为,同裯与我殊。
春徂秋未返,膏沐谁为娱。
仰视河汉女,相违复来俱。
要知比翼乖,各阻天一隅。
乖离有重觏,母使寸心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筛选并组合出答案。“七夕二首”是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当时李白在长安,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第一联,写举俗好尚不同,贫富悬殊;第二联,写富贵人家高楼广厦,而贫家却无衣蔽体之物;第三联,写时间流逝,日月更替,而自己独坐愁叹;第四联,写自己因愁叹而失眠,又因失眠而更加愁叹。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而产生的悲愤与痛苦之情。

【译文】

世人都羡慕良辰吉日,各自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高楼大厦晒着纨绮等华丽的衣服,穷人家的妇女却没有丝绸做的衣服。

时光流逝天帝也消逝了,皎洁的月亮再次升起。

人们聚在一起欢度节日,而我独自忧愁叹息。

我叹息也是为什么,同床共枕的我却与你不一样。

春天过去没有回来,我的脂粉谁给你梳妆打扮?

抬头仰望银河里的织女星,她与我相隔两地,不能相见。

要知道比翼鸟被风吹散,只能分别生活在各自的天空。

分离之后又可以相聚,但此时母后让我改变心意。

赏析:

全诗八句,每句一韵。首联点明“七夕”,总写“慕良旦,好尚各有趋。”颔联承上启下,写“高楼曝纨绮,贫女无缯襦。”颈联转写人间,写“移时曜灵没,素月复已舒。”“素月”指明亮的月光。“移时”二字,说明时间之长,表明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内心的苦闷。尾联由己及人,写自己因“愁吁”而失眠,又因失眠而更加愁叹。

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深沉,意境高远开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