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辉在西山,返景流东隅。
群欣被光灼,何能待须臾。
重阴肃万物,树木日夜疏。
丛蕙植幽闼,含荣耀前除。
佳人眇云端,何由致区区。
常恐霜霰至,委弃不我需。
【注释】
驰辉:光耀。返景: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东隅:山的东边,即日落之处。被:遭受,沾湿。须臾:片刻。重阴:浓云。疏:稀疏。丛蕙:丛生的蕙草。植:种。幽闼:隐僻的门庭。荣:荣耀。区区:指小恩小惠。区区:小恩小惠,微小恩惠。需:需要,等待。
译文
光华在西山照耀,晚霞流照在东面。
群生欣受光之泽,怎能等待片刻?
浓云笼罩万物,树木日夜稀疏。
丛生蕙草种在门庭,荣耀前除。
佳人渺在云端,怎么能得到她?
常恐霜霰降临,抛弃我不再需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美人的向往。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驰辉在西山,返景流东隅。”两句中“驰”“返”用得很有特点,把夕阳的光辉写得生动活泼、神采飞扬。“驰”写出了太阳落山时的动态美,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金色的奔马,驰骋而去。而“返”字则把太阳下山时那绚丽多彩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群欣被光灼,何能待须臾。”这两句诗是说:万物在夕阳的光辉中都感到了温暖,它们怎么能等待片刻呢?诗人用“被光灼”来形容夕阳给大地带来的温暖,形象地表现出阳光的炽热和热烈;又用“何能待须臾”来反问,表达出诗人对这种温暖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这里的“须臾”是一个双关词,既指时间,也指美好的时光。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种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珍视。
“重阴肃万物,树木日夜疏。”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重阴”(浓云)笼罩着一切,让一切都显得更加宁静、祥和。树木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天天变得稀疏起来,似乎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的“重阴”、“肃”“夜”“疏”等词,都用得非常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夕阳下的宁静与美好。
“丛蕙植幽闼,含荣前除。”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丛蕙”这一意象,以它来比喻自己心中的美女。“植”字则赋予了蕙草以生命力和活力,让它仿佛成了诗人的朋友和知己。而“含荣”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蕙草在夕阳下的美景,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景。
“佳人眇云端,何由致区区。”最后两句诗是说:美丽的女子啊,你高高在上,怎样才能走近我的身边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诗人通过对夕阳西下的景色描绘以及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