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产名俊,河内天下士。
平生饱藜藿,学道历壮齿。
至朴敛华蔚,徽文陋雕绮。
守渊安可窥,驰辩讵能止。
洞悟超先几,微言析玄理。
曲高难为和,行独寡知己。
古辙多蓁芜,非君谁予起。

【注释】

何:代词,指何人。编修:官名,明清时为皇帝撰写文稿或编修史册的官员。

中州:指河南省。产:出产。名俊:杰出的人才。

河内:即“河南”,古称。天下士:指全国的士子。

藜藿:指野菜等粗劣食物。学道:求学、研究学问。历壮齿:到了中年。至朴:最质朴。敛华蔚:收敛繁华华丽。徽文:精美的文章。陋雕绮:鄙薄华丽的雕刻花纹。

守渊:守住深邃的深渊。安:怎么。窥:观察。驰辩:迅速而有力的辩论。讵(jù):岂。止:停止。

洞晓:深刻领悟。超先几:超过先前的事理。先几:事先预见。微言:精微的道理。析:分解。玄理:玄妙的道理。

曲高:指文辞艰深。难为和:难以被理解。行:行为、品行。独寡知己:很少有人了解。

蓁芜:杂草。多蓁芜:有很多杂草。非君谁予起:不是有你才能使这荒草重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何逊在元帝初年写给梁武帝萧衍的。诗人自比为中州的英才,以河南(今河南一带)为产士之乡,并称赞河内的士人,表明自己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不满,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身世遭遇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何编修瑭”四句,写诗人自比为中原地区的杰出人物。中州,即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部分地区。编修,官名,掌管编撰国史及整理群书。瑭(tǎn),晋惠帝司马衷的字,这里借指何逊。

“平生饱藜藿”三句,写诗人自述贫贱生活。藜藿,泛指野生菜蔬。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长披针形,花小,结瘦果,根可食。藿(huò),豆科植物大豆的叶子,也可食,味苦辛,性凉。

“至朴敛华蔚”五句,写诗人崇尚质朴,鄙弃雕琢浮华的文风和华丽言辞。至朴,最质朴的本性。敛华蔚,收揽华丽。徽(guī)文,精美的文章。陋雕绮,轻视雕饰的文风。此两句说,只有质朴的本性,才能收敛华丽的文风;只有精微的真义,才能解析玄妙的哲理。

“守渊安可窥”三句,写诗人对深沉渊博的知识不可企及,也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清楚。守渊,守住深广的深渊。安,哪里能够。窥,观察。驰辩,迅速而有力量的辩论。讵(jù),岂,表示反问的语气。止,停止。此二句说,深厚的渊海,哪里可以观察呢?迅速有力的辩论,又岂能停止呢?

“洞晓”四句,写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和对玄学精义的理解。洞晓,深刻领悟。超先几,超越先前的事理。先几,事先预见。微言,精微的道理。析玄理,分解玄妙的道理。这两句意思是:诗人深刻理解了事物变化的规律和玄学精义的道理。

“曲高”八句,写诗人的文学追求和个性特征。曲高,指诗文过于高妙,不容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难为和,难以被理解。行,行为、品行。独寡知己,很少有人了解。此六句说,我写的诗太深奥了,所以很难被别人理解;我的品行很高尚,但却没有几个人了解我。

全篇通过诗人与统治者之间的交往,抒发了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诗中虽未直言“志不得骋”、“身不遇合”,但“知音少”、“知己寡”、“世路难”的慨叹已流露于文字之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