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有高人,浮云无所累。
有酒但相招,陶然𢬵一醉。
采菊坐东篱,慨然发长喟。
身世两悠悠,那得长相寄。
白日梦羲皇,千载一高视。
解带谢时人,风流此未坠。
【译文】
栗里村中有高士,飘浮的白云不累人。
有美酒就相互邀约,陶然一醉乐陶陶。
采菊坐在东篱旁,慷慨叹息人生短。
身世两忘心逍遥,哪里能够长相依?
白日梦回到羲皇,千年之后仍仰望。
解下腰带感谢时人,风流才情不曾坠。
【注释】
栗里: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
高人:志向远大的人,这里指隐逸的高士。
浮云无所累: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
相招:互相邀请。
𢬵:音yǎn,欢乐的样子。
慨然长喟:感慨叹息。
悠悠:闲适自得之意。
寄:托付,留恋。
千载一高视:千年后还有人能仰望。
谢:辞别。
时人:众人,世人。
解带谢时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既绌,其后楚怀王幽于沅湘之浦,《离骚》赋,犹复作歌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江而死。”后人因以“解带”比喻屈子自沉汨罗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言绝句。全诗通过写隐者饮酒、采摘菊花、感叹身世、梦游太虚幻境等情节,抒发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隐居者的生活状态。“栗里有高人”,即栗里的高人隐者;“浮云无所累”,意谓他像浮云一样自由自在、无牵无挂。
颔联写隐者邀饮畅饮,陶然一醉。“采菊坐东篱,慨然发长喟”。这两句描写了隐者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他们一起采菊,坐在东边的篱笆旁,隐者慷慨叹息着发出长长的叹息。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状态。“身世两悠悠,那得长相寄”。“悠悠”,闲适、自在的样子。“那得”,何能。这两句的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都漠然置之、置若罔闻,怎么能长久地依恋呢?
尾联则写隐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梦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理想,“白日梦羲皇”。羲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这里指代理想的社会。“千载一高视”,意思是千年以后仍有人像他那样崇高伟大。“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解带谢时人”一句,表明他对世俗名利的鄙夷。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隐者的羡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