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江头老钓翁,时来人自识非熊。
后车远载腾腾去,四海升平指顾中。
【注释】
吕望:指姜尚,即太公望。姜太公,字子牙,周朝开国元勋,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故后人又称他“太公”、“吕望”。八十:指八十岁高龄。江头:指钓鱼台上,即长江边。老钓翁:年迈的钓鱼老人。时来人自识非熊:天赐良缘,有识之士自然知道不是一般的熊。后车:比喻贤明的人。腾腾:疾速的样子。后车远载:贤人远去。四海升平:四海之内太平无事。指顾中:指手可及。意谓天下太平,尽在掌握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姜太公的诗。姜太公是春秋末年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因助周灭殷有功,被尊封为“太师”,辅佐武王伐纣建周。诗人以姜太公晚年垂钓长江之滨作喻,赞扬其高才厚德,并以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开头四句,诗人用一联七绝形式,写老钓翁姜太公在八十岁时,依然隐居在江头的垂钓台上。“八十”是虚数,用来表示他的高龄。“江头”是指长江岸边。这两句是说,姜太公年事虽高,仍然像从前那样,在长江边上悠闲地钓鱼;而且,他钓鱼的本领很高超,人们一看就知道他不是一只普通的熊。这里用一个“老钓翁”形象,突出了他的才华。
“后车”是比喻,指的是贤明的人。“远载”指他们很快离去。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贤明的人走了以后,很快就离开了。“腾腾”是形容他们走得很快的样子。“四海”泛指全国各地。“指顾中”指手所能达到的地方,也就是在控制之中。这两句是说,贤明的人已经去了,但天下还是太平的,就像伸手可以触及一样。
这首诗的结尾二句,诗人用一联七绝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诗人用“四海升平”来形容国家的太平景象。这里的“升平”一词,不仅意味着政治清明,而且意味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还用“指顾中”来表示他对国家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