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在高岳,挺然出乔林。
云霄接飞翰,川谷涵清阴。
龙鳞结翠色,贞固如精金。
梓人构珠殿,飞斤欲相寻。
虽凭万牛力,奈此春山深。
大材失平地,倚树空沉吟。

【注释】

杂体:杂言诗的体式。杂言,指用长短句交错写成的诗歌。豫章:古郡名,即今江西南昌一带。高岳:巍峨高山,指庐山。挺然:直立的样子。乔林:高大的林木。云霄:天空。飞翰:高高的飞翔的鸟。川谷:山间平地。涵清阴:涵养清凉的云雾。龙鳞:喻指树木。结翠色:长着绿色的色彩。贞固如精金:像精金一样坚固。梓人:木工。构:建筑。珠殿:精美的宫殿。飞斤:用飞动的锤击。相寻:相互寻觅。凭:依靠。万牛力:用万头牛之力。奈:可叹。春山深:春日山色深深。大材失平地:高大的木材失去了平坦的土地。倚树空沉吟:靠着大树,徒然沉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兼托物寓意的七言律诗。诗人借对庐山的描写,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

开头二句写庐山的雄浑气象和秀美景色,起兴。“豫章”,是汉代南昌郡的别称。这里泛指江西一带地区。在庐山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突兀于群峰之中的山峰,这就是庐山最有名的风景之一——三叠泉。“豫章”二字,正是暗指这座奇峰。“挺然出乔林”,突出庐山之伟岸、雄伟。“挺然”“出”,皆强调其高峻、突兀。“乔林”,指郁郁葱葱的山林。

以下四句,写庐山的自然景观。“云霄接飞翰”,“云霄”,指云层之上。“飞翰”,即飞鸟,这里借指庐山上的流云。“川谷涵清阴”,指山间平地(川)和山谷(谷),都饱含清爽的云雾。“清阴”,指清凉的云雾。这两句的意思是,庐山的云海与流云相接,山间平地和山谷都充满清爽的云雾;它那挺拔高耸的气势直刺蓝天,就像龙腾云海,矫健异常。“龙鳞”,比喻山上的树木。“精金”,比作坚贞不渝的品格。“贞固如精金”,意谓庐山之木,坚贞不渝,像精金一样的坚硬。

接下来四句,写庐山的树木。“梓人构珠殿”,是说工匠用斧凿在山上建了一座座精巧美丽的宫殿,“珠殿”,指这些宫殿。这里以人工之精巧,反衬自然之奇美。“飞斤欲相寻”,是说工匠们用重锤击打,想将山劈开,以便建殿,可见山势之险峻。“欲相寻”三字,极写山之高峻,匠心独运。“虽凭万牛力”,是说虽然动用了无数牛来拉,但山仍然巍然屹立,难以撼动。“奈此春山深”,是说面对这春山,感到它的深度如此之深,无法穷尽,无可奈何。

最后六句,由咏物转入抒情,表达了作者的壮志未酬之情。“大材失平地”,是说庐山上的大树因为地势不平而被压抑,不得施展才能,而只能“倚树空沉吟”。诗人自比为这棵大树,感叹自己的抱负无处施展,只能徒然叹息!“空”,意为白白的、徒然地。“沉吟”,指深思、默想。“空沉吟”,即徒然深思。“失平地”,即被压抑、不得舒展。

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并借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同时寄托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