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倚青汉,金宫瞰紫烟。
岩颠明秀木,天罅落飞泉。
香窟幽僧定,云房逸客眠。
澄辉沧海月,应与此心圆。
【注释】
宿:住宿。密多岩兰若:在密多山的岩石间,有许多寺院。
倚:靠近。青汉:青色的天空。金宫:金色的宫殿,即佛寺。瞰(kàn):俯视。天罅(xià):天空中的缝隙。落:降落。香窟:香炉般的石窟。幽僧:幽寂的僧人。定心,指打坐或修行。云房:云气缭绕的佛房。逸客:超脱世俗的客人。眠:睡觉。澄晖(huī):明亮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中所作。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密多山的寺院、佛殿、石窟以及幽深的禅林,表现出一种空灵静谧的境界。
首句“宝刹倚青汉”,点出“宝刹”之“宝”,即佛寺之“宝”。这一句描写佛寺建在青翠的山峦之上,与“碧山耸青岑”(李白《赠韦侍御黄裳》)、“白云藏洞府”(王维《终南别业》)一样,给人以雄伟、壮丽之感;而“青汉”则是指青翠欲滴的山巅,它既表现了山之高峻,又暗示了佛寺之崇大。
颔联“金宫瞰紫烟”,写佛寺凌空高悬于碧空之中,俯瞰着紫色的烟雾。这里用“金宫”比喻佛塔的庄严,用“紫烟”形容晨雾的迷蒙,形象地写出了佛寺的高远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此景的喜爱之情。
颈联“岩颠明秀木,天罅落飞泉”,则进一步描绘了佛寺周围的美景。这里所说的“岩颠明秀木”指的是峭壁上生长着苍劲挺拔的树木;“天罅”则是形容树梢间隙中露出的蓝天,而“飞泉”则是指从天而降的瀑布,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尾联“香窟幽僧定,云房逸客眠”,则描绘了佛寺内僧人和游人的生活情景。这里所说的“香窟”、“云房”都是佛寺内的建筑,而“幽僧定”则是指僧人在静坐修行;“逸客眠”则是指在寺庙中休息的游人。这些画面既体现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又表现了诗人对于宗教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以清丽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佛寺的壮丽景色和僧侣的宁静生活,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氛围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