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西下昆崙墟,腾骧振迅将焉如。
雄姿逸气越太古,云騣电尾拂紫虚。
頫首视六合,有若樊笼拘。
朝穷青天九阖之浩荡,暮极沧海万国之盘纡。
骅骝与騄駬,俯伏蹶足空睢盱。
大鹏之飞尚不过于九万,六龙岂敢争驰驱。
拳毛萦红耀晴雪,高蹄翻霜蹴明月。
瑶台两镜入清瞳,五岳层峦挺奇骨。
当时飞步凌长安,星流雾转那可攀。
伯乐已久死,至今骈足枥槽间。
圣朝举鞭策,岂信蜀道难。
由来世眼俱混浊,驽骀却鞲黄金鞍。
太行盐车每服力,嗟我于此徒盘桓。
春风三月来燕山,将随银河上云端。
翱翔御道驾天子,出入警跸群生安。

【注释】

昆崙墟:昆仑山。

腾骧振迅将焉如:骏马奔腾,矫健无比。

雄姿逸气越太古,云騣电尾拂紫虚:形容骏马的威武和雄壮。

頫首视六合:俯身观看天地四方。

有若樊笼拘:像被囚笼一样,无法挣脱。

朝穷青天九阖之浩荡,暮极沧海万国之盘纡:早晨到达青天,傍晚达到大海。

骅骝:良马。

騄駬:骏马。

大鹏之飞尚不过于九万,六龙岂敢争驰驱:大鹏鸟展翅高飞也不超过九万里的路程,六条龙怎么能与它竞速奔驰呢?

拳毛萦红耀晴雪,高蹄翻霜蹴明月:马鬃毛飘扬着红色的彩光映照在晴天白雪上,马高蹄踢起雪花踏碎了月光。

瑶台两镜入清瞳,五岳层峦挺奇骨:瑶台两边的玉镜照进清澈的眼睛,五岳山峰高耸挺拔,形状奇特。

当时飞步凌长安,星流雾转那可攀:当时骑马飞奔,穿越长安城,星光闪烁、云雾缭绕,哪里能够攀登呢?

伯乐已久死:伯乐早已死去,指无人赏识。

圣朝举鞭策,岂信蜀道难:圣明的朝廷举起马鞭,哪会相信蜀道艰难?

由来世眼俱混浊,驽骀却鞲黄金鞍:自古以来,人们眼睛都是模糊不清的,而马却被套上金鞍。

太行盐车每服力,嗟我于此徒盘桓:太行山上运盐的车总是需要力量,我却在这里徘徊不前。

春风三月来燕山,将随银河上云端:春天到了,燕子在燕山上飞翔,将要随着银河飞向天上。

翱翔御道驾天子,出入警跸群生安:皇帝在御路上自由翱翔,出入时警跸声不绝,百姓们感到安宁。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是李白自叙平生得意及遭逢际会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坎坷和仕宦升迁的无限感慨。全诗以“天马”为主干,借咏天马抒写自己的抱负和遭遇。

第一段“天马西下昆崙墟”,开篇点题,点出天马西下昆仑山的雄姿英发。天马是传说中的骏马。“腾骧振迅将焉如”,写天马的奋不顾身,气势磅礴,形象生动。接着写天马的雄姿逸气,超迈古今。“云騣电尾拂紫虚。”这一句,把天马的威猛神骏,表现得淋漓尽致。“頫首视六合,有若樊笼拘。”写天马傲视四野,不屑为笼中之物所拘束。

第二段承上启下,写天马驰骋的场面,表现其豪放不羁的性格。“朝穷青天九阖之浩荡,暮极沧海万国之盘纡。”“九合”,即九州。这里比喻天下。“朝穷青天”写天马的奔驰远及天际,无始无终;“暮极沧海”写天马驰骋天涯海角。“骅骝与騄駬”,骏马骅骝、骏马騄駬,都是名贵的千里马。“俯伏蹶足空睢盱。”写它们仰首长嘶,空阔无垠,意在表达天马的豪情壮志。“大鹏之飞尚不过于九万,六龙岂敢争驰驱。拳毛萦红耀晴雪,高蹄翻霜蹴明月。”“大鹏”,指传说中的神鸟,据说能飞九万里。“六龙”,指天子的御用马车。《史记·封禅书》说:“天马赤螭,玄骥,跜驳,鸾皇,黄罗,班𫘝,青龙,仓头,白虎,赤凤,一角,白鹿,九龙,履比。”这是说天马的颜色各异,各显其美。“拳毛”、“红”、“耀”“晴雪”、“高蹄”“翻”、“霜”“蹴”“明月”,都是描写马的动作。“瑶台两镜入清瞳”,“瑶台”指神仙居住之地。“两镜”,喻指明亮的眼睛,“清瞳”是明亮的意思。诗人想象自己骑上了天马,飞越琼楼玉宇,来到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岳层峦挺奇骨”。“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奇骨”,指奇峰峻岭。诗人想象自己骑上了天马,越过重重山峦,登上奇峰峻岭。“当时飞步凌长安,星流雾转那可攀。”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星流雾转那可攀”的意思是说,当时他骑马飞奔到长安城,星光闪耀、云雾缭绕,哪里能够攀登呢?诗人通过天马驰骋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决心和豪迈气概。

第三段“伯乐已久死,至今骈足枥槽间”。伯乐是古代一位善于相马的人。“久死”指已经去世很久了。“骈”,同“骈”字双音。“枥槽”,指马槽。“骈足”,指并排排列在一起。“圣朝举鞭策,岂信蜀道难。”意思是说,现在圣明的朝廷任用贤能之士,谁还信服从四川回来的人说的话呢?“由来世眼俱混浊,驽骀却鞲黄金鞍。”这是说从来世上的人都看不清楚是非真假,就像那些劣马却被套上了金鞍一样。“太行盐车每服力,嗟我于此徒盘桓。”“太行”是黄河以北的一条山脉,位于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盐车”指运输食盐的车。“服力”是承受力量的意思。“盘桓”是停留盘旋的意思。“春风三月来燕山,将随银河上云端。”“燕山”在河北省。“银河”,指天河。“春风三月”是说在春天的三月里。“来燕山”是说来到燕山一带。“将随银河上云端”是说将要跟随银河飞向天空。“翱翔御道驾天子,出入警跸群生安。”“御道”是皇帝行车的道路。“警跸”是禁止行人通行的仪仗声。“群生”指百姓大众。“翱翔御道”是说御路之上翱翔。“出入警跸”是说出入时有仪仗护卫。“群生”,指百姓大众。“群生安”,百姓大众得到安宁。

第四段写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认识。“春风三月来燕山”是说在春天的三月来到燕山。“将随银河上云端”是说将要跟随着银河飞向天空。“翱翔御道驾天子”是说在御路上飞翔,驾车跟随天子。“出入警跸群生安”是说出入时有仪仗护卫。

第五段写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认识。“时眼俱混浊”是说自己的眼睛看不清楚是非善恶。“驽骀”指劣马。“却鞲黄金鞍”是说这些劣马也被套上金鞍。“太行盐车每服力”是说太行的盐车上常常承受着重载的力量。“嗟我于此徒盘桓”是说自己在这里只是徒劳地徘徊。

这首诗是李白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自己一生理想的追求和失望的总结。开头两句点题,写天马西下昆仑山的雄姿英发;中间两段写天马驰骋的场面;最后两段写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感慨。全诗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自然,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