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衡茅久自私,懒心只与白云宜。
那知风雨江湖夜,恍似平生涉历时。
【诗句释义】
- 卧病衡茅久自私:衡茅,指简陋的住所。私,自守,独自。
- 懒心只与白云宜:宜,适宜,合情合理。
- 那知:哪知道。
- 风雨江湖夜:江湖,比喻广阔的社会。夜,暗喻人生。
- 恍似:好像、似乎。
- 平生涉历时:历,经历。
- 赏析:诗人通过写自己的遭遇和感受,抒发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卧病衡茅久自私,懒心只与白云宜。
那知风雨江湖夜,恍似平生涉历时。
【诗句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赏析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那么答题时就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从诗的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的注释是:“主翁”:指诗人自己,这里代指诗人。“莫归”:不要回家。“系”:系马。“辖”:马笼头。“投辖”:扣上笼头。“长歌”:唱长调歌曲。“双玉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本题是一道诗歌赏析的选择题。答题时注意审清设问要求,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作答。 本诗为诗人于林道中奉怀紫阳夫子的抒情之作。首句“昔诵夫子诗”交代自己因怀念而读《紫阳先生诗集》;次句“今履夫子路”,则表明自己已踏上仕途,在官场上奔波。两句一仰一俯,一古风今事,表达了诗人既感怀紫阳夫子的知遇之恩,又感叹人生道路坎坷
诗句释义 1. 喜晴:这首诗的标题是“喜晴”,即表达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 2. 阳春正二月:指春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春天。 3. 霖雨何其多:霖雨是指连绵不断的雨,何其多表示数量之多。 4. 午窗敛暝色:中午时分的窗户收敛了傍晚的余晖,暝色指的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色。 5. 高陆扬洪波:高山上的河流水势浩大,高陆是指高耸的山峰,洪波指水流如波涛汹涌。 6. 昨宵乃何宵:昨夜是哪一夜
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 诗句释义:光阴如流星一闪而过,我当初的愿望真是愚蠢可笑。 译文:时间的流逝就像一道闪电,我年轻时的愿望真是愚蠢可笑。 注释:流光:时间流逝,如流星一样快速。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诗句释义:我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被尘土和书籍遮蔽了双眼。 译文: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被尘土和书籍遮蔽了双眼。 注释:末契:人生的目标或愿望。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诗句释义
【注释】 晓枕作:清晨起床后所作的诗文。晓,早晨;作,创作。 四时更代谢:一年四季在不停地变换着。 万事相翕张:万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升沉任吾运:人生的荣辱得失,由我自己决定。 风雨尘窗不知老:即使身处风风雨雨的尘世中,也不懂得什么叫做衰老。 日进遗编诵几行:每日都沉浸在书籍之中,读了几行又忘了。遗编,指古人遗留下来的书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江西庐山时所作
【译文】 同族的后辈拜见罗原冈上先祖 清风拂面,朝辞上寿坊,炎热的夏季,午时拜谒于罗原冈。 在冈头占卜吉凶三百年,鬼神守护雷潭身旁 放眼望去澄空一片令人醉心目,楚山突兀吴江悠长。 【注释】 1. 同宗人: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嗣:后代。 2. 罗原冈:地名,位于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境内。 3. 清风:这里指的是清晨的微风。 4. 上寿坊:即寿坊,供奉神主和祖先牌位的房屋。 5. 溽暑
注释: 题李章芸香阁:题写在金陵的章芸香阁。 字向金陵书:把书信写给金陵。 阁从五峰坐:指章芸香阁背靠五峰山。 绿酒共深更,剧谈忘尔我:在深夜里举杯畅饮,纵声高谈,忘却了彼此的界限。 阁上遗经凡几编:指的是章芸香阁上的经书有好几卷。 好惜分阴勖新课:应该珍惜宝贵的光阴,勉励自己勤奋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题李章芸香阁》。这首诗通过对章芸香阁的描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表达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把握其思想情感,理解其技巧和语言特点。“旅思摇摇倦淹泊,息肩重喜登新阁”,意思是旅途劳顿,心情烦闷,久居一地,百无聊赖,而今却得登上新阁,心情顿时轻松愉悦;“阁中无物不堪夸,举目咫尺皆真乐”,意思是新阁里没有一样东西是值得称道的,可是放眼望去,眼前的美景真是令人欣喜不已;“赋诗不尽析薪情,负荷丁宁二雏学”
莫春行 学不讲,德不修,二者诚吾忧。 日亲古贤圣,残膏剩馥供涵泳。 青春告莫我不闻,落花飞絮从纷纷。 注释: 莫春行:不要在春天里行走,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莫”是动词,表示不要的意思,“春行”则是指春天里的行走。 学不讲,德不修,二者诚吾忧。 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习,不修养品德,那么我就非常担心。这里的“学”指的是学习,“讲”表示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山家》。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宿山家:在山中的农家住宿。 午爨辞景云,夜宿投庵下:中午烧饭时向天空祈祷(希望天公作美),晚上则在山中小屋下过夜。 山中俗朴长幼淳:这里的“俗朴”指的是简朴朴实的生活,“长幼淳”意味着年老的和年幼的都淳朴善良。 也解闻风礼贤者:他们也能听到风声并尊敬有德行的人。这里的“贤者”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自愧虚声诳世间,到处令人误惊诧
偶值三旬隙,堪偿千载忙。 有官原是夏,此日岂无阳。 重过烟花市,长驱翰墨场。 不缘持玉节,安得解铜章。 未去须常会,将来孰可量。 试看王子宅,或比郑公乡。 饮处谁招得,行机已坐忘。 园蔬从嫩摘,山果更高装。 弄月当花槛,临风泛羽觞。 幽篁如客瘦,独鹤拟人长。 使者新恩渥,儒生故态狂。 阳关莫先唱,西出路微茫。 【注释】 1. 偶值三旬隙:偶尔遇到三个月的空档期。三旬,古代以一个月为三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能力
【注释】 曝背:晒脊梁。 咏诗:吟诵诗歌。 风帆:指船的帆篷,借指船行。 差池:杂乱。 江干:江边,泛指江南水乡地区。 底事:何事。 自私:自私自利。 【赏析】 《独坐偶成》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独”字为线索,从“独”中见“众”,由“独”及“众”,“众”与“独”,“我”与“人”,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人生孤独、寂寞的情感。 首句“曝背墙头独咏诗”,诗人坐在墙头,在微风中,仰天长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诗歌中的技巧,最后结合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赏析。“铜坑”指铜器坑冶遗址,在今浙江萧山西北,是一处古迹。“遍杨梅”,遍地杨梅。“曲径人从树杪来”,“树杪”指树枝的顶端。这二句写铜坑山下到处长满了杨梅树,人们在弯曲曲折的小路上从树顶走过。“共爱石桥凉似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相关文学常识、作者思想情感等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风雨疏蓬共不眠”,风雨中疏漏的篷帐,同我一样没有睡意;这两句写夜深风紧雨急的情景。风雨疏漏的篷帐,同我一样没有睡意。风雨之夜,诗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他以风雨喻愁苦,以疏篷喻穷愁。“疏篷”句是说自己与风雨相伴而无法入眠
【注释】 兴福寺:位于江西九江,为江南名刹之一。木末:树梢。禅林:佛教寺院,亦指僧人。梅花:即梅。半日:一昼夜的四分之一,这里指半天。 【赏析】 此诗写春游兴福寺的所见所感。首二句先写景后抒情。“九坞寒泉一涧流”,点出寺在山间,以“一涧”写出泉水之细长,以“寒泉”写出其清澈冷冽,又用“九坞”点出其山势重叠,景色幽美。这两句是写寺外景。 “遥从木末见山头”,写远望所见。“木末”即树梢,此处借指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