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坞寒泉一涧流,遥从木末见山头。
春风未扫禅林雪,更为梅花半日留。

【注释】

兴福寺:位于江西九江,为江南名刹之一。木末:树梢。禅林:佛教寺院,亦指僧人。梅花:即梅。半日:一昼夜的四分之一,这里指半天。

【赏析】

此诗写春游兴福寺的所见所感。首二句先写景后抒情。“九坞寒泉一涧流”,点出寺在山间,以“一涧”写出泉水之细长,以“寒泉”写出其清澈冷冽,又用“九坞”点出其山势重叠,景色幽美。这两句是写寺外景。

“遥从木末见山头”,写远望所见。“木末”即树梢,此处借指山顶。“山头”指山的高处,也是寺的远景。这一句是写寺中景。由远及近,由静而动,由仰视而下瞰,层层递进,层次井然。“九坞寒泉一涧流”,是远观所见;“遥从木末见山头”,则是俯瞰所看到的景象。诗人伫立于寺门前,凝望着远处的群山,只见那山峦叠翠、重重叠叠,隐没在云雾缭绕之中;而近处,一条清泉从山涧中潺潺流出,蜿蜒曲折地流淌着。

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寺前的景物。“春风未扫禅林雪”,这是写近景。“春风未扫禅林雪”一句中的“禅林”是指寺院周围的林木。春天来了,但山上仍覆盖着皑皑白雪,未曾融化。“未扫”表明雪下得还不大,而“扫”则表明雪已化尽,可见雪之大。“更为梅花半日留”,这一句中的“梅花”是指寺庙里的梅花。由于春风吹拂,梅花盛开,香气四溢。诗人在这里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他不仅把梅花比作美人,而且把梅花开放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说“梅花开放”,而是说“梅花为了我们半日停留”。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表现了诗人对寺庙主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第三联是全诗的中心句,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对寺庙主人的深深感激之情。“九坞寒泉一涧流”,是远观所见;“春风未扫禅林雪”,则是俯瞰所看到的景象。诗人驻足于寺门前,仰望苍茫的群山,只见那层峦叠嶂,隐没在云雾缭绕之中;而近处,一条清泉从山涧中潺潺流出,蜿蜒曲折地流淌着。

第四联进一步描绘了寺前的景物。“春风未扫禅林雪”一句中的“禅林”是指寺院周围的林木。春天来了,但山上仍覆盖着皑皑白雪,未曾融化。“未扫”表明雪下得还不大,而“扫”则表明雪已化尽,可见雪之大。“更为梅花半日留”,这一句中的“梅花”是指寺庙里的梅花。由于春风吹拂,梅花盛开,香气四溢。诗人在这里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他不仅把梅花比作美人,而且把梅花开放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他不说“梅花开放”,而是说“梅花为了我们半日停留”。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表现了诗人对寺庙主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生动、形象、鲜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