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儿童随伯氏,趋庭曾此系扁舟。
重来俯仰悲华发,碌碌空过四十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和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要在读懂原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选项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此诗为诗人回忆往事之作,写诗人重游桃树港时的感慨。首联点明地点是桃树港;颔联由眼前景物引发出对往事的回忆;颈联抒发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尾联表达了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哲理,并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悲叹。
【答案】
次桃树港与璿庆登岸闲眺
忆昨儿童随伯氏,趋庭曾此系扁舟。
重来俯仰悲华发,碌碌空过四十秋。
注释:
次桃树港: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南,长江边上。
璿(xuán)庆:人名,作者的朋友。
“次”即停泊之意。
系:拴。
“趋庭”句:杜甫《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
伯氏:指曹操。
“系”同上。
“次”指泊船。
“俯仰”:指上下看,这里指回顾。
“碌碌”:虚度,白白地度过。
“四十秋”:四十岁。
赏析:
这首诗为诗人回忆往事之作,写诗人重游桃树港时的感慨。首联点明地点是桃树港;颔联由眼前景物引发出对往事的回忆;颈联抒发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尾联表达了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哲理,并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