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西风远盍簪,高堂清夜共瑶琴。
长歌不觉诗狂甚,一写平生慷慨心。

【赏析】

《宿沙溪》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抒情,末联叙事,全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豪情和壮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红叶西风远盍簪,高堂清夜共瑶琴。”红叶西风:指秋天,秋风萧瑟,树叶渐红。盍簪:盍,合;盍簪,即“盍归”的倒文,意为何不归去?高堂:高大的厅堂。清夜:深夜。这两句诗写的是深秋时节,诗人与友相聚在沙溪。诗人在西风中,把头上的簪子摘下来(盍簪),在月色下的清夜里,两人一起弹着瑶琴,畅谈心中所想。

“长歌不觉诗狂甚,一写平生慷慨心。”长歌:放声歌唱,这里借指吟咏。诗狂:即作诗入迷。一写:一挥而就。平生:一生。这两句诗说的是,诗人放声歌唱,不知不觉之间,连自己的诗都写得入迷了(诗狂)。他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首诗,表现了他一生的慷慨壮志。

王昌龄的诗歌多含思乡之情,但这首诗却不同,它没有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的豪情和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