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棹飘飘逐急流,青衫独自立沙头。
明朝矫首东云外,须忆云峰是胜游。

【注释】

发广信:出发去信州(今江西上饶)。

双棹:指两船。

飘飘:轻盈飘动的样子。

青衫:青色的衣,此处代指诗人。

沙头:水中沙岸。

矫首:抬头仰望。

云峰:指信州城北的云峰山。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47年(唐敬宗宝历二年)秋天,诗人在离开睦州后,乘船前往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泛舟江上的所见和所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开头两句写舟行之迅疾,以及自己独处的孤寂。诗人乘坐的船儿在急流中疾速行驶,只有他一人独自立在沙洲之上。“飘飘”二字用得很妙,形容船儿行驶得很快。“青衫”,是说穿着青色衣衫;这里借指诗人自己,因为“青衫”是当时士子常穿的衣服。“独处”则说明诗人是在旅途中的孤寂状态。

第三句写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明朝”即明天,“东云外”则是在明日清晨太阳出来前。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在舟中望着东方天边的云层,心中充满期待。“须忆”就是“不要忘记”,“须”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忘了云峰山那美丽的景致。“云峰”指的是信州城北的云峰山,是当地一处有名的胜地。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美景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