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

【注释】

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观察世间的人,每个人都有母亲,都有父母。

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唯独我没有母亲的孩子,小时候依靠我的舅舅。

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后来终于长大成人了,常常不在身边侍奉父母。

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担任微薄小官,远离家乡,生活清贫,留恋那一点俸禄。

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舅舅从江南来,急忙赶来迎接。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扶起舅舅,让他登上高堂,作一百个揖,叩九个头。

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打开杯子让小童端上来,准备饭菜给新媳妇。

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婴儿高兴地拉着衣服,像他那样给我拜寿。

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难道仅仅是骨肉之情吗,天生就知道对长辈的敬重和爱护。

欢声动比邻,自卯饮至酉。——欢笑的声音感动邻居,从早晨喝到傍晚。

人生百年中,此乐良不偶。——在人的一生中,这样的快乐是多么不容易啊!

舅呼我来前,我乐汝知不。——舅舅招呼我前来,我的快乐就是你们知道的吧?

见汝犹见娣,意岂在樽酒。——看到你就像看到你的妹妹一样,心里不是只想着喝酒啊。

乐极翻成悲,又恐别不久。——高兴到了极点反而变成了悲伤,又恐怕分别的时间不会很长。

秋风吹薄衣,斜阳挂衰柳。——秋天的风轻轻地吹着薄薄衣衫,夕阳斜照在枯萎的柳树上。

恨无鲁阳戈,匆匆遽分手。——可惜不能像古代人鲁阳公那样用手中的戈挡住太阳,而只能匆匆忙忙地分手了。

昔日渭水阳,今朝潞河口。——从前是渭水的南岸,如今是潞河的河口。

世异情不殊,所乏惟琼玖。——世事变了人情不变,所缺的只是美玉和珠宝。

【赏析】

本诗为五古,全诗共四百八十二字。诗人以“送徐三母舅”为题,通过与舅舅的交谈抒发了对亲情、友情的赞美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开头两句“我观天下人,一一皆有母”,诗人以一个“观”字将视角引向了人间。他观察世间的所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母亲;他观察世间的所有事,每件事都与母亲有关。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独我无母儿,少小依诸舅”,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没有母亲,从小就依赖舅舅的抚养与关爱。这种生活虽然艰难却也让诗人更加珍惜亲情。

诗人的生活并不仅仅停留在过去。“朅来幸长成,恒不侍左右。”这句话描绘了他成长后的生活状态:成年后不再经常陪伴在舅舅身边。这种转变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成长。它反映了诗人对家庭责任感的觉醒。

诗人的生活状态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影响到了他的人际交往。“微官远乡闾,薄禄恋升斗。”这句话描述了他因为工作的原因而远离家乡,即使身居高位也难以改变这种状况。这种无奈与挣扎让诗人深感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正是这些困境才更加凸显了亲情的重要性。“舅从江南来,出迎急奔走。”这句诗描绘了舅舅为了迎接诗人的到来而匆忙奔波的场景。这种急切与忙碌不仅表现了亲情的深厚,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激与欣慰。

诗人与舅舅之间的情感交流贯穿整首诗。他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舅舅的感激与思念:“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顿首。”他扶着舅舅上高堂,向舅舅磕头致谢;“开樽呼小童,具馔命新妇。”他打开杯子让小童端上来食物给新媳妇;“婴儿喜牵衣,效我前为寿。”他还带着婴儿一同向舅舅拜寿,表现出一种深厚的感情。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岂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血缘关系才关心舅舅,而是内心深处对这份亲情的珍视和感激。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它不仅是诗人对亲情的深情回忆也是对人性美好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