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跨蛟溪,青山绕四周。
闻君年少时,扁舟泊溪头。
临深戒在心,坐卧不出舟。
于今二十年,乃复思追游。
追游不可得,官职相牵留。
溪上采莲曲,山中采芝讴。
采芝贵及春,采莲贵及秋。
秋无蛟龙害,春无虎豹忧。
二者不可兼,问君欲何求。

【注释】

长桥:长而宽的桥梁。

蛟溪:山间急流,形似蛟蛇。

扁舟泊溪头:小舟停泊在溪边。

临深戒在心:面对深渊,内心告诫自己。

乃:才;于是。

官职相牵留:被职务所束缚。

莲、芝:都是植物名,此处泛指莲花和灵芝。

采之贵在春与秋:秋天采摘莲花,春天采摘灵芝。

二者不可兼:两者不能同时得到。

问君欲何求:问你还有什么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
第一句“长桥跨蛟溪”,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图景。诗人通过描绘长桥和蛟溪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为下文的隐居生活做铺垫。
第二句“青山绕四周”,进一步展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然环境。这里强调了周围环境的清幽宁静,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三句,诗人通过回忆少年时期的经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曾经年少时,喜欢驾一叶扁舟,停靠在溪头,欣赏周围的美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被职务所束缚,无法自由地享受这种生活。
诗人以“于今二十年,乃复思追游”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他感叹时间的流逝,二十年过去了,自己依然无法摆脱职务的束缚,只能思念过去的生活。这种感慨既体现了他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追游不可得,官职相牵留”来描绘自己的处境。他明白,追求隐居生活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职务的存在让他无法摆脱束缚。这种困境既是现实的写照,也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深刻反思。
随后的两句,诗人以“溪上采莲曲,山中采芝讴”来表现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想象自己在溪上采莲,山中采芝,过着宁静、悠闲的生活。这里的“采莲”、“采芝”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采摘,而是比喻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采芝贵及春,采莲贵及秋”来形容隐居生活的美好。他认为,只有在春天采摘莲花,在秋天采摘灵芝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美好。这里的“春华秋实”既形容了季节的特点,也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一句“二者不可兼,问君欲何求”却转折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它表明,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无法同时拥有。也就是说,隐居生活是无法实现的,诗人只能感叹自己无法摆脱职务的束缚,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无奈和悲哀既反映了诗人的现实处境,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诗人以“问君欲何求”来结束全诗。这句话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通过询问对方想要什么,表达了自己无法实现隐居生活的愿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