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诵诗书,心恒慕伊周。
蹉跎成老大,白发上我头。
作羹不为梅,济川不为舟。
金马石渠间,强陪英俊游。
去年归故山,幸得两月留。
坐石听啼鸟,持杯发清讴。
岂敢肆雄辩,万物移春愁。
自从到京国,仍怀杞人忧。
故山不能见,画中容可求。
解析
1. 诗句解读与注释
少年诵诗书,心恒慕伊周。(首联)
注释:年少时,我热衷于读书,心中始终崇拜古代的贤人如周文王、周公旦。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年轻时对知识与品德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蹉跎成老大,白发上我头。(颔联)
注释:岁月蹉跎,不知不觉已至暮年,头上已经长出了白发。
赏析:这句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
作羹不为梅,济川不为舟。(颈联)
注释:制作食物不是为了欣赏梅花,拯救国家也不在于乘坐小舟。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远大,他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
金马石渠间,强陪英俊游。(尾联)
注释:在金马门和石渠阁之间,我勉强与英俊的才子们为伍。
赏析:通过“金马石渠”这些象征性地点的提及,展现了诗人身处高位却仍渴望与有才之士交流的心境。
2. 译文
少年时,我沉浸于诗歌和书卷之中,心中始终向往着像伊尹和周公那样的贤明之人。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步入中年,满头银发。
我并非为了赏梅而烹制羹汤,也无意乘舟以济世。我的志趣在于为国家出力,而非仅仅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
曾经在金马门和石渠阁之间,我努力与那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为伍,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指点和帮助。
3.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与困惑的作品。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他的诗不仅记录了个人的遭遇和心路历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