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歇曙光妍,祖道衣冠谢别筵。
晴坞每贪花簇簇,春流惯听涧溅溅。
【释义】
清明节过后,雨停了,天放晴后,曙光映照下大地显得格外艳丽。祖道上的行人穿着华丽的服装,互相告别。晴天的坞中,花朵繁茂,簇拥着花丛;山涧的水声,也像春天的歌声一样,清脆悠扬。
【译文】
清明时节的雨停了,天空放晴,曙光洒满大地,显得分外艳丽。祖道上,人们衣冠楚楚,相互祝福,告别亲人。晴日里,坞中的花朵更加繁密,簇拥着花丛。山溪潺潺流水,声音清脆悦耳,好像在唱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淳熙三年(1176)春,离开建阳时所作。全诗描写了建阳清明前后的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诗人在清明时节离开故乡,心情十分复杂,既有对家乡的无限留恋,又有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伤感,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五绝诗。
首句“清明雨歇曙光妍”,描绘出清明时节雨后的清晨,天空放晴之后的美丽景色。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明媚,大地复苏。诗人用“清明”二字点明了时间,又用“雨歇”二字写出了春日的特点。紧接着,诗人以“曙光妍”三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曙光洒满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艳丽。
次句“祖道衣冠谢别筵”,诗人来到祖道上,准备参加祖道宴会。在这里,“衣冠”指的是人们穿着华美的服装,“谢别筵”则是告别宴会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感慨。诗人在离开家乡之前,参加了一场祖道宴会,与亲朋好友共聚一堂,畅谈人生理想。然而,当诗人即将离开家乡时,却要与亲朋好友分别。这种离别之情,让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晴坞每贪花簇簇”,诗人继续描绘建阳的美景。在晴好的天气里,坞中的花朵更加繁密、更加鲜艳。这里的“坞”指的是山间的小洼地,而“花簇簇”则形容花朵繁多、色彩斑斓。诗人用“晴坞”二字,写出了天气晴朗的景色,又用“花簇簇”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花朵繁密的景象。
最后一句“春流惯听涧溅溅”,诗人来到了山涧边,听着潺潺流水的声音。这里的“涧”指的是山涧,而“溅溅”则形容水声清脆悦耳。诗人用“春流”二字,写出了春天的气息,又用“涧溅溅”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水声清脆悦耳的情景。诗人站在山涧边,聆听着流水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愉悦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祖道上的情景和山涧边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建阳地区的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