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冀北公辞我,今日江东我送公。
报政岂应如许速,爱君曾有几人同。
山因剪伐材将竭,民为徵求力已穷。
谁向九重陈至计,班行瞻望老司空。

诗句释义

1 昔年冀北公辞我: 这句话表达了过去黄司空(即黄巢)离开冀北时的告别场景。

  1. 今日江东我送公: 这里黄巢将自己比作送别者,暗示自己正处在送别他人的位置上。
  2. 报政岂应如许速: 这里的“报政”可能指的是向朝廷报告政治或治理情况,而“许速”则表示迅速、急切。黄巢在这里可能是在批评那些急于求成的政治行为。
  3. 爱君曾有几人同: 这里的“爱君”可能指的是对君主的忠诚或爱戴,而“几人同”则表示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或实践这种忠诚。
  4. 山因剪伐材将竭: 这句话描述了山林因为过度的开发而濒临枯竭的现象,象征着资源的枯竭或环境的破坏。
  5. 民为徵求力已穷: 这里的“徵求”可能指的是对民众的索取或征用,而“力已穷”则表示民众的力量已经耗尽或不堪重负。
  6. 谁向九重陈至计: “九重”通常指皇帝所在的宫殿,这里比喻皇帝的高位。黄巢在这里可能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向皇帝提出有效的政治或治国良策。
  7. 班行瞻望老司空: 这句话中的“班行”指的是官员的行列,“老司空”则是指年纪较大的官员。黄巢可能是在表达对自己年老且即将离任的感慨,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译文

昔日你从冀北辞别我,如今我在江东送你走。
报效朝廷难道能如此迅速?爱护君王能有几人和你共事?
山林因为砍伐而木材即将枯竭,百姓被征税使得力量已尽。
有谁能向九重天陈述你的良策?年轻的官员们望着你的身影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黄巢在得知自己即将离任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比,展示了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报政”、“爱君”、“山因剪伐材将竭”等也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