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昔有隐君子,家住洞庭山上头。
诗律深严唐句法,衣冠典雅晋风流。
闲看白鹿眠深草,时许沙鸥近钓舟。
万事从今总零落,独馀明月照荒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鉴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不能脱离诗中的景物和意象以及作者的情感。

“吴门昔有隐君子,家住洞庭山上头。”诗人在吴门遇见一位隐居的君子,这位隐士住在洞庭山上。“吴门”是今江苏苏州地区,这里指吴郡(今浙江苏州)一带;“洞庭山”为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名山,这里借指隐者居住的地方。诗人在此遇见一位隐居的君子。

“诗律深严唐句法,衣冠典雅晋风流。”这位隐者的诗作格律严整而深合唐人诗法,衣冠举止也合乎晋人遗风。“唐句”指唐代诗歌的格律,“衣冠典雅”指服饰端庄文雅。晋人遗风:指晋代人物遗存的精神风采。

“闲看白鹿眠深草,时许沙鸥近钓舟。”隐者闲来无事便观赏白鹿悠闲地躺在草丛里休憩,这时沙洲上鸥鹭不时飞临江边,靠近渔船垂钓的人。“白鹿”指白色的鹿,“沙鸥”指沙滩上的鸥鸟。

“万事从今总零落,独馀明月照荒丘。”从现在开始一切全都消逝了,只有那一轮明月还照耀在荒野上。诗人以“荒丘”自比,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答案】

《挽徐德重》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作品。韦庄与徐铉同为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写离别之情,抒亡国之痛。此诗是一首挽歌,通过描写徐氏生前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哀悼。

译文:

吴门昔日有个隐居的君子,家住洞庭山上头。

他的诗作格律严谨得似唐人的诗句,衣冠举动也合乎晋代人物的风格。

他闲看白鹿悠然地卧在深草之中,此时沙洲上的鸥鹭不时飞临江边,靠近渔船垂钓的人。

万事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只有那一轮明月还照耀在荒野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歌。首联交代了这位隐居君子的家世和身世。“吴门”,即今之苏州。诗人说,吴门曾经有一位隐者。这位隐者姓徐,家住洞庭山上。洞庭山,又名越州西山、洞庭湖,位于浙江境内。

颔联两句写徐氏的诗风。“唐句”指的是唐人的诗歌格律,“晋风流”则是指晋代人物遗存的精神风采。诗人称这位隐者的诗作格律严谨,而且符合唐人诗法;衣冠举止也合乎晋人遗风。这两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徐氏人品的高度赞扬。

颈联两句写徐氏的闲适生活。“闲看白鹿眠深草”,写徐氏闲来无事,就观赏白鹿悠闲地躺在草丛中休息的景象;“许时沙鸥近钓舟”,写有时沙洲上鸥鹭飞临江边,靠近渔船垂钓的人。这两句看似简单的生活场景,其实暗含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关切。徐氏的诗风如此高雅,生活亦如此恬淡,诗人对此深感羡慕。

尾联两句写徐氏的离世。“万事皆随流水转逝,唯有明月依然照耀在那荒凉的山丘之上。”诗人用“流水”“明月”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哀伤。诗人以“荒丘”自比,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全诗风格凄美哀婉,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与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