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性懒长贪睡,何事春宵睡未浓。
作意不看残夜月,清心又听五更钟。
夜无好梦随双蝶,眉有闲愁蹙两峰。
合眼朝来到乡社,满溪春草绿茸茸。

【译文】

立春后的第二天通宵不睡,天明时竟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

平生性情懒惰贪睡,为何春天的夜晚睡得这样深沉?

故意不看残夜的月亮,清心静气地听着五更的钟声。

夜里没有好梦随着双蝴蝶飞舞,眉毛上有闲愁紧皱如两座山峰。

合上眼睛朝来到乡社,满眼都是春草绿茸茸。

【注释】

  1. 《立春后二日》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在立春后两天里所经历的一段奇妙的梦境。
  2. 《立春后二日通宵不寐天明乃梦到家》:立春过后第二天整夜不睡觉,到了天亮竟然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
  3. 《平生性懒长贪睡》:平生性情懒惰贪睡,为何春天的夜晚睡得这样深沉?
  4. 《作意不看残夜月》:故意不看残夜的月亮,清心静气地听着五更的钟声。
  5. 《夜无好梦随双蝶》:夜里没有好梦随着双蝴蝶飞舞,眉毛上有闲愁紧皱如两座山峰。
  6. 《合眼朝来到乡社》:合上眼睛朝来到乡社,满眼都是春草绿茸茸。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立春后两天里的一段奇妙的经历。他整夜不睡觉,直到天亮时才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梦中的景象和感受是如此的真实和生动,以至于醒来时仍然让人难以忘怀。
首句“立春后二日通宵不寐”直接点明了时间,表达了诗人整夜未眠的决心。次句“天明乃梦到家”则描绘了梦中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第三句“平生性懒长贪睡”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第四句“何事春宵睡未浓”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贪睡行为的辩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中间三句“作意不看残夜月,清心又听五更钟”则是诗人在梦中的所见所感。诗人故意不看残夜的月亮,清心静气地听着五更的钟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梦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夜无好梦随双蝶,眉有闲愁蹙两峰”则是诗人对自己梦境的总结。他梦见了自己正在做梦,而梦中的景色却如此真实,以至于醒来时他还能感受到那种美好。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复杂和多变,如同两座山峰一样耸立在那里。
尾联“合眼朝来到乡社,满溪春草绿茸茸”则是全诗的收束。诗人合上眼睛朝来到乡社,满眼都是春草绿茸茸。这是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感慨。他看到了故乡的春天,看到了故乡的人们,也看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这种美好的回忆和感慨让诗人深感欣慰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立春后两天里的一段奇妙经历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