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文章旧有声,金縢国史诰初成。
南都命下新承宠,九月秋高始启行。
铃索不愁深夜警,官衔犹带北门清。
石头城外秦淮口,一片轻帆挂月明。

译文

东白的文章曾经很有声望,金滕的国史刚刚写成。
南都命令下达新承宠爱,九月秋高开始启程。
铃索不愁深夜警戒,官衔犹带北门清。
石头城外秦淮口,一片轻帆挂月明。

注释

  1. 东白: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与张学士同为文人雅士。
  2. 文章:这里指的是白居易的诗作才华,他以诗歌著称于世。
  3. 金縢国史:金縢指的是封存的玉玺,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国史则是指国家的历史记录。
  4. 南都:南京古称金陵或南都,这里特指南京。
  5. 命下新承宠:指皇帝的命令下达,使得张学士受到宠爱,可能因为他的新成就或新任务。
  6. 九月:古代用九作为阳数的开始,九月通常指秋季的中旬。
  7. 秋高:秋天天气晴朗,高处也看得远,这里比喻秋天的气候适宜出行。
  8. 深夜警:晚上时分,铃声响起以防不测。
  9. 北门:北方的城门,这里用来象征安全和稳定。
  10. 石城:南京的一个地名,这里指城墙。
  11. 秦淮:南京的一个河流名,这里指秦淮河。
  12. 轻帆:轻快地扬起的帆,这里指即将起航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启程赴任的深情厚意。首句“东白文章旧有声”,赞美了张学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过往成就的认可和尊敬。第二句“金縢国史诰初成”进一步点明了张学士新近完成的国史著作,这不仅是对张学士个人才能的认可,也是对他政治成就的肯定。

接下来三句“南都命下新承宠,九月秋高始启行”,“南都命下”暗示了张学士被任命为重要职务的消息,这无疑是对他个人及家族地位的一种提升。而“九月秋高始启行”则形容了张学士即将启程的情景,这里的“秋高”不仅指天气,也隐喻着秋季这个收获的季节,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最后两句“铃索不愁深夜警,官衔犹带北门清”,“铃索”暗指官员身份的象征,表示张学士虽面临未知的挑战,但仍然充满信心,不会因夜晚的警戒而感到担忧。“官衔犹带北门清”则进一步强调了张学士的清正廉洁,以及他对北门地区(可能是他的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南京张学士先生即将启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仕途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个人价值和责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