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东陵学种瓜,偶携一本自邻家。
苞中未见青丝缕,架上先看满眼花。
双实交加垂晓露,数茎蟠结挂秋蛇。
天寒百卉凋零后,老蔓青青更茁芽。
【注释】
诸公:指当时文人。丝瓜诗韵:即丝瓜诗,以谐音取意的诗句。险复:再写一首。东陵:古地名,在今山东汶上县南。种瓜:种植丝瓜。不向东陵学种瓜:意思是不学习种瓜的技术。一本:一种植物,如丝瓜之类。邻家:近邻。苞中未见青丝缕:指丝瓜尚未成熟,还没有看到丝缕。架上先看满眼花:指丝瓜尚未成熟,还未长出来。双实交加垂晓露:指丝瓜尚未成熟,还未长出果实。数茎蟠结挂秋蛇:指丝瓜尚未成熟,还未长出果实。天寒百卉凋零后,老蔓青青更茁芽:指到了冬天,百花凋谢,丝瓜等植物依然生长。百卉凋零:多种植物已经枯萎凋零了。百卉,泛称各种花草。老蔓青青更茁芽:指到了冬天,丝瓜等植物依然生长。老蔓青青:指春天来临时,丝瓜等植物依旧青翠。
译文
诸位公卿不要向东方的陵墓去求教种瓜的方法,偶尔带了一本丝瓜的种子从邻居家拿来。
苞里还没出现青色的细丝,架上就已先看到满架的花朵。
两颗果实交错着挂着露水,几根茎干盘绕着像挂在秋天蛇身上的蛇。
到了天寒的时候百花都凋落,但丝瓜等植物还是生机勃勃地生长。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相聚时所赋之诗。诗人以自己的丝瓜诗和友人的“丝瓜”诗相呼应,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首句点明自己没有向友人学习种瓜的技巧;次句用“偶携一本自邻家”写出了自己偶然得到了一本丝瓜种子;三四两句描写丝瓜的幼嫩,以及它的美丽可爱,表现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五六两句描绘了丝瓜的生长情况,突出显示了丝瓜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末句则是说到了冬天,万物凋零,但丝瓜等植物依然青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