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惊闻早拂衣,白鸥犹道未忘机。
自从禹穴探奇去,不见辽城化鹤归。
人远凤台春寂寞,月明仙峤露霏微。
英灵耿耿知何在,应附龙髯左右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拜王司马墓》。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诗句解读:

  • “海内惊闻早拂衣,白鸥犹道未忘机。”

  • “海内”:指中国,这里泛指天下。

  • “惊闻”:惊讶地听到。

  • “早拂衣”:迅速整理衣服,准备离去。

  • “白鸥犹道未忘机”:白鸥依然说还没有忘记机杼。

  • 关键词“机”,在这里指织布机,比喻策略、计策。

  • 注释:诗中表达了一种遗憾的心情,即诗人得知王司马已去世的消息后,迅速整理衣物准备离开。

  • “自从禹穴探奇去,不见辽城化鹤归。”

  • “自从”:从……以来,表示时间起点。

  • “探奇”:探索奇异的事物。

  • “辽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一带。

  • “化鹤归”:传说中仙人化为白鹤归来的故事。

  • 注释:这句诗意在表达诗人对于王司马的怀念之情,因为听说王司马已经去世,所以无法再见到他如传说中的那般归来。

  • “人远凤台春寂寞,月明仙峤露霏微。”

  • “人远”:人已离去。

  • “凤台”:古代宫门名,此处指宫殿或朝廷。

  • “春寂寞”:春天的景致显得寂寥。

  • “月明仙峤”:月光照亮了山崖,形容景色幽美。

  • 注释:这句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暗示着王司马已经不在人间,使得原本热闹的地方变得冷清。

  • “英灵耿耿知何在,应附龙髯左右飞。”

  • “英灵”:指英雄的灵魂或精神。

  • “耿耿”:明亮而长久的样子。

  • “龙髯”:龙须,代指尊贵或神圣的人物。

  • 注释:表达了一种对王司马的敬仰和怀念,诗人希望他的英灵能继续存在,如同附在龙髯之上,自由翱翔。

2. 译文:

  • 天下人听闻王司马去世的消息后,都迅速收拾好行装准备离席,就像白鸥一样仍记得没有忘记机杼。
  • 自从我听说王司马已经探求奇异的事物而离开,就再也见不到他像神话中那样归来了。
  • 人已远去,凤台的春天显得格外寂寞,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仙峰上的露水显得格外微小。
  • 我思念的是那位英雄的英灵,它应该一直存在,并像龙胡须一样高高飞扬。

3.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王司马的深切怀念。首句“海内惊闻早拂衣,白鸥犹道未忘机”表达了诗人得知噩耗后的快速反应和对王司马的尊敬与怀念。紧接着的“自从禹穴探奇去,不见辽城化鹤归”则描绘了诗人对王司马的深深遗憾,因为他不再回来。
  •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如“月明仙峤露霏微”中的“仙峤”暗指王司马的高洁品质,而“人远凤台春寂寞”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司马的怀念之情以及他的缺席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寂寞感。
  • 最后两句“英灵耿耿知何在,应附龙髯左右飞”则是诗人的一种理想化寄托,表达了他对王司马的敬意以及希望他能继续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蕴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尊敬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