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气向虚朗,剪烛更已深。
大哉仁义言,沃我萌蘖心。
才质各高下,性命无古今。
圣贤恳垂训,而我何陆沉。

【解析】

“读孟子”是《读〈孟子〉》一诗的标题,题目中“读”字提示全诗是议论性的。

首联“夜气向虚朗”,点明读书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有自己对着书灯在灯下苦读;“剪烛更已深”,说明读书时间之长,从夜晚开始,到深夜都还在继续。这两句写景叙事,为下文议论张本。

颔联“大哉仁义言,沃我萌蘖心”,承接上句而来,指出孟子的“仁义”学说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萌心”即萌芽之心,指幼时的童心,这里指少年时期的思想感情。诗人说,孟子关于仁义的论述,如同春雨润泽了他那幼小而初萌的心田,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才质各高下,性命无古今。”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对孟子思想最精辟的总结。“才质”指人的天资和资质,“性命”指人的本性、生命,“古今”指时代久远。诗人认为人的才质高低不同,但孟子所讲的仁义之道却是普遍适用的,它既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现代,具有普遍性。这一联紧承“仁义”而来,指出孟子的学说是普遍适用的,是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真理。

尾联“圣贤恳垂训,而我何陆沉”,诗人以反诘的形式抒发感慨。他自问自答,表示对圣贤教诲的虔诚求取和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贤圣”指古代的圣人与贤人,他们诚恳地教导着后人。“陆沉”原意是指陆地上的水草,比喻隐居不仕。在这里指作者自己。诗人用此典意在表明自己虽然有志于学习圣贤的学问,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世风日下等),却未能有所成就,反而感到前途茫茫,十分失望。

【答案】

夜气向虚朗,剪烛更已深。

大哉仁义言,沃我萌蘖心。

才质各高下,性命无古今。

而我何陆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