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

  • “病梅馆记”: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了诗人写作的目的和内容。
  •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这些地方都有种植梅花,说明梅花的分布广泛。
  • “或曰:梅以曲为美”:有人评论说,梅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弯曲。
  • “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如果梅花太直,就没有那种姿态;如果梅花太正,就没有那种景色。
  • “固也”:确实如此。
  • “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那些文人画士因为自己独特的爱好,故意告诉卖梅的人将梅花的枝条折断。
  •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些都是他们为了保持梅花的美而采取的措施。
  • “江、浙之梅皆病”:由于他们的过度修剪,导致浙江和江苏的梅花都生病了。
  • “文人画士之祸”:这些文人画士的行为给梅花带来的伤害。
  • “吾何爱一花之寿”:我为什么吝惜一朵花的生命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命力的保护和爱护。
  •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希望我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有更多的空地来收藏这些生病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他在诗中描述了江南地区梅花的美丽,但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追求梅花形状的文人画家,认为他们过分追求梅花的形状,而忽视了梅花的本质——生命力和自然美。袁宏道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和保护自然的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