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拙原非军旅才,衔恩扶病又登台。
机宜赤崁曾亲授,报称丹忱未敢灰。
望冑三年群志洽,歌铙五月捷音来。
近闻全海臻安定,岭上梅花祝嘏开。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分析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阅读题目,结合诗句的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

迂拙原非军旅才,衔恩扶病又登台。机宜赤崁曾亲授,报称丹忱未敢灰。——第一联:诗人回忆自己初入仕途时的处境。他自谦地说“迂拙”,说明他并不具备做军政要员的才学。由于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诗人虽然身体不适,还是不得不勉强上阵,登上了政治舞台。“机宜”、“赤崁”是关键词,“机宜”指军事机密,“赤崁”指台南的赤嵌楼,即今天的安平古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受任于危难,为国分忧的决心。

(2)

望冑三年群志洽,歌铙五月捷音来。——第二联:诗人回顾自己在任期间与同僚们共同为国为民努力的情况。“望冑”指希望建功立业,“歌铙”指歌颂胜利,“五月捷音”指五月的胜利消息传来。诗人回顾自己任职期间所做出的贡献,内心充满了自豪。

(3)

近闻全海臻安定,岭上梅花祝嘏开。——第三联:诗人展望将来,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全海”指台湾,“岭上梅花”指诗人所在地的高山上盛开的梅花,“祝嘏”指祝福、祭奠的意思。诗人祝愿国家永远安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答案】

示例一

迂拙原非军旅才,衔恩扶病又登台。

机宜赤崁曾亲授,报称丹忱未敢灰。

(译文)

我本来并不是一个有军政才能的人,由于朝廷的信任和重用我才登上了政治舞台。当年我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时,曾接受过皇帝的秘密命令,后来被派往台湾去执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曾把皇帝的命令秘密地转告给了部下将领。如今,当我听到捷报的时候,我心里仍然感到十分激动,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我没有让那些曾经对我信任和重用的人们失望。

(注:“迂拙原非军旅才”,“迂拙”:愚笨;“军旅”:军事;“才”:才能;“衔恩”、“扶病”:都是说自己受朝廷重用;“登台”:上台,指身居高位;“赤崁”、“亲授”:赤嵌楼和秘密命令。)

示例二

望冑三年群志洽,歌铙五月捷音来。

(译文)

我离开京城已经三年了,现在看到大家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国家效力,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我还记得去年五月中旬的时候,我收到了捷报,当时我们的军队在台湾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高兴。

(注:“望冑三年”:三年前;“歌铙五月”:五月里的胜利;“捷音”:指捷报;“群志”:众志成城;“望冑”:希望建功立业;“歌铙”、“五月”:指捷报传回来的时间。)

示例三

近闻全海臻安定,岭上梅花祝嘏开。

(译文)

最近听说台湾已经完全安定了,我很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的家乡带来了繁荣而高兴。在岭上我看到了许多盛开的梅花,我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我的祝福和心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