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才命驾轻航,回首荒城已渺茫。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
【注释】
鹿耳门汛:指泉州的鹿耳门。即事:记述眼前所见。乘风才命驾轻航,回首荒城已渺茫:意思是说趁着好天气,命令船儿轻快地航行;回头望去已经看不见荒废的城池了。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意思是说在天空与云层之间,太阳和山峦互相掩映、隐现,而天空与波浪也仿佛在相互交织、升降。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意思是说在巡行到新的防区时,指着过去的战场指点着说。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意思是说谁说边远的地区只是依靠险要地势来保卫自己?现在朝廷的恩德是足够让敌人望而生畏的。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描写作者奉旨巡查泉州鹿耳门防汛之事。诗人以雄浑的笔力,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国家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之情。
首两句点明主题。“乘风才命驾轻航”,写诗人奉命巡查泉州鹿耳门防汛之事,正乘顺风,命令船儿轻快地航行。“回首荒城已渺茫”,写诗人在行进中回头眺望,只见一片荒芜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写景,烘托出诗人的心情,表现出他的豪迈气概。
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巡视过程中的景色。“日与云山争隐见”,写阳光和云朵相映成趣,时而隐时而又显现,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天连波浪若低昂”,写天空与波浪仿佛在相互交织、升降,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六句转入对历史往事的回忆。“巡行鹿耳新防汛”,写作者在巡行到新的防区时,指点着过去的战场说。“指点鲲身旧战场”,写在指点着过去战场的同时,还用手指着自己的身躯说。这两个动作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深意。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又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最后两句是对朝廷恩德的颂扬。“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意思是说谁说边远的地区只是依靠险要地势来保卫自己?现在朝廷的恩德是足够让敌人望而生畏的。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赞美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和历史往事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的图景。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朝廷恩德的颂扬,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