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寥阔月来迟,伫待清光漾水涯。
台上乍开三寸镜,窗前初画一弯眉。
鸿惊曲木云深处,鱼避沈钩浪暖时。
应是婵娟深自晦,岂教玉斧镇相窥。
新月
东瀛寥阔月来迟,伫待清光漾水涯。
台上乍开三寸镜,窗前初画一弯眉。
鸿惊曲木云深处,鱼避沈钩浪暖时。
应是婵娟深自晦,岂教玉斧镇相窥。
诗句解析与注释:
- 东瀛寥阔月来迟 - “东瀛”指的是日本,此处表达对月亮从海的远方逐渐升起的期待。“寥阔”意味着辽阔无垠,表达了一种遥远和宁静的氛围。“月来迟”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时间较晚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等待的感觉。整体而言,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远方月亮升起的静观其变的态度。
- 伫待清光漾水涯 - “伫待”表示静静等待,“清光”指明亮的月光,“漾水涯”形容月光洒落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情景。这句诗通过描绘月光与水面的互动,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景画面。
- 台上乍开三寸镜 - “台上”可能象征着高处或者某个特定的观赏点,“乍开”意味着突然展开或出现,“三寸镜”则暗喻着月亮,这里可能是用镜子来形容月亮的形状或美丽。整句诗可能在描述一个特定地点的景观,月亮在高高的台子上慢慢露出其轮廓。
- 窗前初画一弯眉 - “窗前”特指室内的窗户,“初画”暗示着刚刚开始绘制的动作,“一弯眉”则是指月亮的形状像眉毛一样弯曲。这句诗可能在描绘室内窗外的月光美景,如同艺术家在窗户前开始绘制一幅月亮的画作。
- 鸿惊曲木云深处 - “鸿”通常指大雁,这里可能寓意着飞翔的大鸟,“曲木”可能指树木因风而呈现弯曲状,“云深处”则描绘了一种深远或神秘莫测的背景。这句诗可能在描述一种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或是某种情感上的触动。
- 鱼避沈钩浪暖时 - “鱼”代表水中生物,“沈钩”可能是一种捕鱼的工具,“浪暖时”表明是在一个温暖的海浪中。这句诗可能在描写鱼儿因为害怕被渔网捕捉而躲藏在温暖的海水中。
- 应是婵娟深自晦 - “婵娟”通常用来指代月亮,“深自晦”表示月亮选择在夜间出现,以保持自己的神秘和优雅。这句诗可能在赞美月亮的低调和神秘之美,以及它选择在夜晚展现自己的智慧。
- 岂教玉斧镇相窥 - “岂教”表示禁止或不让,“玉斧”可能指雕刻工具,“镇相窥”意味着永远守护着不被外界窥探。这句诗可能在表达一种保护或守护月亮不受破坏的坚定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月亮升起、形状变化等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创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将月亮比作人、物或自然元素,使得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