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初临鹿岛东,五更钟后雨蒙蒙。
乍闻点滴随朝霭,渐觉霏微逐晓风。
庭院香生梅馥馥,田畴青润麦芃芃。
从兹蓑笠勤耕作,会见西成岁屡丰。
【注释】
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鹿岛东:即鹿岛山,在浙江温州城东。五更钟后雨蒙蒙:五更时,天刚亮,雨还濛蒙细密,像露珠一样挂在树梢上。朝霭:早晨的薄雾。霏微:小雨飘落的样子。梅馥馥:梅花香气扑鼻。青润:指麦子长得绿油油、润滋滋的。从兹:从此,从那时起;蓑笠:蓑衣和斗笠。西成:指秋天丰收。屡丰:《书.大禹谟》:“三载贯道。”《论语》:“岁丰穰。”屡丰,多次丰收。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鹿岛的时候。诗的开头四句描写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新雨刚过,人们正在忙着扫街浇花。这时,晨曦中的薄雾缭绕,给大地带来一种朦胧美。随着太阳慢慢升起,雨云散去,露出了湛蓝的天空,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接着四句是写初春的田野景色。初春时节,正是梅香满园、麦苗青青的时候。作者以梅喻人,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最后两句,诗人把目光转向田间地头,描绘出一幅“农舍相望”图,并以此表达了对农民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勤奋耕作,迎来一个丰收年。整首诗语言朴实,风格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