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天自腊抵新正,傍岸田园碧水平。
官长只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
【注释】
武林:指杭州。下里谣:即《武林旧事》,是南宋都城临安的风土民俗、地理交通等各方面的资料集,为研究南宋都市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漏天:指阴雨连绵的日子。腊:农历十二月。抵:到。新正:正月初一。傍岸:指近水边的。田园:指靠近江边的田地。碧水平:指江水清澈如镜。官长:官府长官。只嫌行路滑:只恨道路太滑,难以行走。不来:不愿前往。天竺:指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面。一祈晴:指去求神降雨,希望天气晴和。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任杭州通判时作。词人借咏史抒怀,以“官长只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之句,抒发了对南宋官场的不满。
上片写杭州的冬景。首二句点明时间:“自腊抵新正”。从冬至日(腊月二十四日)起,至新年元月十五日止;“抵”字说明时间延续,直至新正。“傍岸田园碧水平”,描绘出一片水天相接,田园如画的景象。“官长只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这是全词的关键所在。“只嫌”二字,表明其内心有怨气,但表面却要强作欢颜。“官长”指的是官府中的人,也暗喻当时的达官贵人。“只嫌行路滑,不来天竺一祈晴”,意思是说他们只嫌走路困难,不肯去灵隐寺求神降雨,希望天气晴和。这两句既反映了当时官员们只顾自己方便,置百姓疾苦于不顾的自私行为,又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恶劣现象的强烈愤慨。
下片写杭州的新春景象。换头二句承接“自腊”二字,说明时间已由腊月移至新年正月。“只嫌行路滑”三字承上启下,将上下贯通起来。“不来天竺一祈晴”,与上文“只嫌行路滑”相呼应,照应得体。
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不施藻饰,充分体现了宋代词坛崇尚的自然、朴素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