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邻南山幽,青云动高兴。
步屉过东篱,圃畦新雨润。
青柳鉴前梢,独绕虚斋径。
养拙蓬为户,决渠当断岸。
千章夏木清,萧萧理体净。
贫病固其常,万物附本性。
性豪业嗜酒,洗杓开新酝。
终焉托长啸,读书破万卷。
有情且赋诗,诗律群公问。
恨无抱瓮力,耕凿安时论。

【注释】

陶潜字靖节,五柳先生即他的别号。

“五古”:这里指五言古诗。

集杜:杜甫有《秋兴八首》,其中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八首为五律。

卜邻:在邻居的旁边盖一所房子。

青云:指高高的云彩。高兴:心情愉快。

步屉(duì):步上竹篱笆。

圃畦:菜园。

青柳:新长出的柳条。

独绕:独自环绕着。

养拙:保持自己的朴实无华。

蓬为户:用蓬草编门。

决渠:疏通水渠。

千章:形容树木多到极点。

萧萧: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理体净:整理身体。

性豪(háo):性格豪爽。业嗜(shì)酒:喜爱饮酒。

洗杓(suō):洗酒器。开新酝:酿造新酒。

终焉(yān):最终。托长啸(xiào):放声长啸。

读书破万卷:读遍了万卷书。

有情且赋诗:只要有感情便要作诗。

赋(fù)诗:作诗,抒发情感。

群公问:向许多文人询问。

恨无抱瓮力:可惜自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亲自去掘井种地的本领,只能空怀壮志。

耕凿(zá):耕种和打井。

安时论:顺应时势的言论。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陶渊明自况,写其志趣和生活态度,表现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陶渊明隐居南山,心情愉悦,意气风发。

第三句,写陶渊明走出家门,经过东篱,来到菜园边。“步屉过东篱”,是说他步行穿过篱笆。“圃畦新雨润”,是说菜园里的土被雨水淋湿了。这两句是写他的生活。

第四句,写他来到小院,看到前面那棵青柳,柳枝垂下来,正好绕过了他住的草屋的门。这两句是写他家的环境。

第五至七句,写他的生活情趣。“养拙蓬为户”,是说他把蓬草编成门;“决渠当断岸”,是说他疏通水渠,让河水流到岸边来灌溉田地。这两处都是他亲手干的活。“养拙”和“决渠”都是他的性格特点:“蓬为户”是说他很朴素,不讲究门面;“决渠”是说他很有才干,能吃苦耐劳。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劳能干的性格。最后两句写他的爱好。“终焉托长啸”,是他喜欢放声长啸;“读书破万卷”,是他酷爱读书。这两句是说他的生活情趣。

中间四句,诗人通过陶渊明与古人对话的形式,进一步描写他的思想境界。“终焉托长啸”,是说他喜欢放声长啸,表示他心旷神怡;“有情且赋诗”,是说他有感情的时候便要赋诗,表明他有思想有感慨;“终焉”二字,既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精神寄托;最后一句是说即使有满腹才华也无处施展,只有寄托于山水田园之中了。“恨无抱瓮力”,是说没有像陶渊明那样亲自去挖井种地的本领,只能空怀壮志了。

最后六句,写诗人的感慨和愿望。“性豪业嗜酒”,是说他性格豪爽,又喜欢饮酒;“洗杓开新酝”,是说他善于酿酒,善于创造美酒;“终焉托长啸”,是说要借长啸抒发胸怀;“读书破万卷”,是说他读了许多书;“有情且赋诗”,是说他有感情的时候也要写诗;“终焉托长啸”,“终焉”二字,既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精神寄托;这两句是说即使有满腹才学,也只能白白浪费了;“穷通”二句,是说穷通无常,不如归隐山林,随遇而安。

这首诗是作者读《五柳先生传》后写的一首自况诗,表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格,也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清静无为的理想生活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